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博客> 文章

以生为本,激扬生命

发布时间: 2009/5/22 0:00:00 6911次浏览 作者: lhx

以生为本,激扬生命

——谈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态势

天河区华阳小学何建芬[广东省特级教师]

生本,如此简单。这是我经历了整整七年的生本教育实践体验后最想说的话。生本,如此简单,简单到任何教师拿起教材,就能走进课堂,上好语文课;生本如此简单,简单到教师只要乐于关注学生,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就能分享到教学最丰硕的成果;生本,如此简单,简单到学优为师,师生同成长,共提高的美好境界。的确,生本教育以它“一切为了学生”这一崇高的价值观,激发了多少生命提升的灵动;以它“高度尊重学生”这一科学的伦理观,开启了多少思维的大门,催开了多少智慧之花;以它“全面依靠学生”这一正确的行为观,创造了新时代教育生态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与学的巨大财富。所以,生本如此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了学生的一切,大胆地向学生拿来,让学生成为我们教育最丰富的资源,如信手拈来般自然真实,像一挥而就般利索纯朴。

下面,让我们从

一个故事谈起——

有一天,父亲和三个孩子一起坐在花园里休息,父亲问他们:“假设可以满足你们一个愿望,让你们得到心中最想要的一件东西,你们会选择什么?”

女儿回答说:“我要美丽。人人都喜欢美的东西,如果我变美丽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喜欢我。”“你可真傻,”她的一个兄弟说,“美丽是暂时的。我的愿望是富有。金钱能够征服世界,有了钱我就可以买到我想要的任何东西。”另一个兄弟说:“我觉得你们俩都很傻。财富和美貌一样都是很容易失去的。我的愿望是拥有智慧。谁也不能把智慧抢走。”

一直默默倾听的父亲此时站起身来,用小棍子在地上写了几个零。他对孩子们说:“你们说的所有东西,无论是美貌、财富还是智慧,就好像很多个零。但如果你在这些零前面加一个数字,就会使这些零变成一个巨大的宝库。你们真正需要的这唯一的东西就是美德。只要有了美德,人就能变得美丽、富有和充满智慧。”

讲完这个故事,我想说的就是,对教师而言,从事生本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首先树立自己“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这崇高的美德,我们所陶养的学生一定能变得美丽、富有和充满智慧!对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本教育这片绿洲里耳濡目染,也将受到人文情操最美的熏陶,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如何去实现?其实也是很简单,只要把握一个宗旨,那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放飞生命!

正如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曼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中说到:生本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释放生命能量的教育,是激扬生命的教育。他能把生命的理想、生命中对真的、善的、美的、向往美好事物的那种追求引发出来!我们广东省教科所的郭所长也经常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大量地进行语言文字活动,更多地自主阅读,只要自主,就能形成学生的个性语文,语文能力就附着在他们的最基本的能力——用语言来表意上,这不过是与生俱来的像吃饭睡觉那样自然的能力。关于这种能力,人类千万年的发展已经在基因中有了全套的丰富的库存,它虽则不是具体的语言材料,但是是学习语言的基本的框架,是学习语言的本能。所以,我个人觉得,只要善于放飞生命的教育者,它一定能陶养出拥有美德且充满智慧的人才。而引导学生大量读书就成了生本语文教学最为简单又十分重要的途径。

为什么读书那么重要?这里,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犹太人的家教?古往今来,全世界的人都一致公认犹太人最聪明,最富有智慧。历史上很多伟人,例如爱因斯坦、卓别林等都是犹太人。其实,犹太人的聪明是和他们的家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 《圣经>> ,滴上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小孩就去闻《圣经>>上的蜂蜜, 这种意识的用意不言而喻—— 就是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古代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着书本,因为犹太人相信“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他们认为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惯,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犹太人从不焚书,即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

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者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还回答不出来,母亲就说:“孩子,你将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永远跟随着你。”

是的,永远属于你自己的将是你的头脑。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有智慧的大脑将成为你身体中最迷人的地方!

这个故事还是当年实验一班的学生,向我推荐读的一篇作品,现在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只想告诉大家,读书,是多么的重要,它甚至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要学好语文,就得学会读书;要教好语文,就要教会学生读书,就这么简单!怎么教?生本的语文课堂学习已经向我们展现了可喜的局面。

一、课堂学习结构简单,却尊重了学习者的本然。

高度地尊重学生,成为了生本教育科学的伦理观。朱小曼教授也说:一个人在学校里的成长,只是生命早期的一个阶段,但它要为持续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中,能够把一个人内在的对学习的热情、对事物的热情、对事物的积极参与的那种人格培养起来,比什么都重要。一旦他的积极人格培养起来,他愿意学,他就可以自己千方百计地通过寻找学习的方式,寻找新的知识来实现自己新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和人生的目标。

生本的语文课堂也就迎合了小学生这种生命成长的年龄特点,它简单、开放、创新。无论是低年级的意义识字,还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感悟,我们的课堂学习都建构在从整体感知出发,到局部品读理解,到总结提升,延续拓展的渐进流程上,既尊重学生的喜好,也遵循个性潜能的动态发展;既承认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也相信学生个个都能创新。所以,我们生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满阳光,处处洋溢欢笑,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乐事,甚至成为一种快乐的本能,实现了学习自然生态的教育生成的良好态势。

二、课堂学习过程简单,却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生本的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是尊重学生自然的线性成长的过程,是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是欣赏、鼓励、援助的互动过程,而这些过程,都是学生生命发展的航标,更是学生个性展现的舞台。它真实、具体、鲜活地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生命的提升,从而促使课堂学习的动态生成,可感、可亲、可信、可学、甚至动人。

讨论是生本课堂学习的常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营造的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优者更优,使弱者乐学的氛围。交流分享互动中,呈现的是“能者为师”,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课堂鲜活的场面,而在这过程中,往往是开拓生本研究新话题的契机。

三、教学指导策略简单,却能陶养无穷的智慧。

作为一线的教育者,谁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知识无限,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实现无限知识的学习指导,作为语文教师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时刻紧记,课堂上尽量做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地自觉参与,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积极做,一做做到落实有效,从而,不断延伸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境界。在生本的小学语文课堂里,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只要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阅读、品析、欣赏、讨论、交流等活动,热情分享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使学生担当课堂上的学者、研究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就能让课堂充满师生互动、生生互补的生机和活力。

1、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带动人文情感与知识素养的同步提高。

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以学定教,为了不教而教。最宗的目标就是,引领孩子们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学会感悟,学会品味,从而获得人文情感与知识素养的同步提高,进而促使良好学习品质的提升,这是语文综合素养最丰富、最现实的学习内涵。教师在教学当中,无需预设得太多,只需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作为起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如其分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在真实地反馈自身的阅读感悟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内化和迁移,有效地落实语言训练,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实现水到渠成。就像执教《下一个发明是什么》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大量查阅了古今中外的各项发明创造,对课文中提到的六种发明,并不都感兴趣,当学生谈到课文提到的第四种发明时,有学生话锋一转,就转到了他们所了解到的文本以外的更新的发明创造,而且大家都争先恐后,津津乐道,言谈间流露的是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此时,作为老师就得做个专注的聆听者,既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更要点拨学生分享自己的发明创造。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能持续高涨,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快乐交流的乐园。学问的研究,阅读的探讨,思考的延伸,不再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及,而是那么得可亲、可近、可信、可感、可学。教师再也没必要为没有讲完课文里介绍的内容而感到遗憾,因为,学生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课本,超越了预设,超越了自我。

2、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引写,随时点燃思想碰撞的火花,唤醒创新的萌芽。

以下,按三个阶段来论述。

1)意义识字时,开启学习兴趣的大门。

生本的意义识字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让孩子们全员、全感官、积极地,充分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课文整体感知的导读,到局部识字的指导,到游戏活动的复习巩固,要遵循着儿童的年龄及心理认知的规律,感知,认记,巩固,都得讲究科学有效,用以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很多时候观摩老师们的识字课堂,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孩子们识字的热情是与日俱增,对认记生字的兴趣浓厚,还经常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创造识字游戏,自编故事记字,自发联想认字,就像认“睡”这个字,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垂下眼皮入睡;记“霜”字时,有学生会说:抬起眼睛看到树木上落下的雨水结了霜。多么形象,多么诗情画意的想象啊!我认为,这就是智慧的火花,这就是创新的萌发,这就是学习兴趣大门的开启。这也正是生本课堂显得生动,鲜活的见证。

2)推进阅读时,激活理解感悟的思维。

假如把学生最需要的放在首位,那么,生本语文的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的课堂学习将能煽起学生满腔的热情,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徜徉于字里行间,品味遣词造句的深刻内涵。课堂上,学生能文里课外,旁征博引,捕捉着思维碰撞的火花,各抒己见。所有这些异彩纷呈的局面,都有赖于学生广泛的阅读积累。因此,执教阅读课例的老师们,不要在乎自身风采的出色表现,却要诱发学生精彩的发言。用激情去煽动,用沉着去启发,用耐心去引领,驾驭思维的齿轮环环相扣地自如运转于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交流活动之中。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其实并不难,就是要学生拥有丰厚的阅读积累,并且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尽情交流阅读信息的平台,成为分享阅读感悟的天地。还记得,学习《泪的重量》,学生从文中老猫的泪珠,谈到“藏羚羊的跪拜”和老牛临死前的流泪,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学习《兵马俑的个性》则辐射到“秦始皇”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涉及古诗句的引用,谈论到世界奇观、《水经注》和“楚人一炬”的典故等,学生知识面之宽广,思维的深刻度、敏锐度之高,令人惊叹之余,又不得不为学生的滔滔不绝而喝彩。学生智慧的灵动就从阅读思考的交流分享中不断闪现,教师只需适时适地正确引导和及时鼓励,就能轻松自如地驾驭生本语文课堂大阅读的良性循环。

3)读写结合时,融汇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郭所长经常说,只要博览群书,思想就会变得丰富,我想,儿童从小广泛地读书,是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有了丰富的思想,当需要发表见解时,就能呼之欲出,而滔滔不绝了。这种境界,正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的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实现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这的确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回顾七年来的生本语文教学,让我真切地看到学生从识字到阅读,从争先恐后的各抒己见到洋洋洒洒的格子耕耘,都源于他们博览群书,不断凝聚思想,为表达积淀了内存,为自己的文化素质丰富了底蕴,为自身的人格修养充实了才智。所以说,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凝聚丰富的思想,积蓄写作的灵感。

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遵循生本教育理念,我喜欢营造讨论合作式的学习氛围,不但鼓励创新,还实现智力互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合作中自由舒展,敢说爱写,放飞思绪,使写作化为他们展示自己思想观点的天地,成功地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部动力。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我想,孩子们对写作的兴趣就是在一次次自主阅读与合作学习时的感悟积累起来的。其实,有了阅读量的积累,学生对创作也会跃跃欲试。因为生活的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的世界更是奇趣无穷的。所有这些都应该成为孩子们写作的素材,更是孩子们阅读人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重要的教科书。我经常对学生说:生活无处不文章,只要善于洞察身边的一切,就会有写不完的题材。

于是,我最希望学生,利用双休日,少写作业也要上街逛一逛;少看电视也要进行课外阅读,写写读书心得,或者在日记里自由创作、倾吐心声。

总之,书海泛舟读为径,只要学生爱读爱说,有了量的积累,就能有质的飞跃,就好像 “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达到“出口成章”,就有可能实现“妙笔生花”。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孩子们在朗朗读书声中积累本领,在滔滔不绝的言谈中展现才华,在洋洋洒洒的练笔中书写童真。这样,语文的综合素养就能融会贯通,实现全面的提高。

不过,我们切记不要对学生的习作心存挑剔,应该多欣赏,多鼓励,多评议,让学生自觉地在评议中识别写作的优劣,在鼓励中树立写作的信心,在欣赏时学会取长补短。

最后,还是要说,生本,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大量的阅读充实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推动教学进程,促使简单的教学环节,孕育“惊喜的发现”;开放的合作交流,反馈无穷的文化积淀;敏捷的思想碰撞,催开创新思维的火花。相信,只要我们放开手脚,敞开胸怀,拥抱激情,就能让学生在简单的学习活动中生成不简单的,独具个性魅力的学识。让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把课本读厚实,把话语说丰富,把情感写真实,全面培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积淀人文内涵,陶冶高尚情操,凝聚丰富思想,让我们都能成为与时俱进的教与学的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