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学>教学通知> 文章

四年级数学组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 2014/5/28 0:00:00 2972次浏览 作者: jwc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主题活动报道

上星期,四年级数学组围绕主题“让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开展了组内教研活动。首先是季建珍老师上了一节《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接着任照平校长给我们上了一节《倍数和因数》。虽然是两节不同类型的课,但两位老师都以小组合作形式演绎自己的课堂。在他们的课堂上,呈现了“问题情境——分组讨论——申报展示——问疑补充”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们备课组,一直研究的方向。相信,沿着这样脚步走下去,我们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附教学过程:

用列表和画图策略解决行程问题

季建珍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多媒体动画演示我班一位学生开开心心上学的情景。其他学生向他提出有关走路的数学问题:“你每分钟走了多少米? 走了多少分钟?你家到学校有多少米?”等等。教师筛选信息,引导学生得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

2、理解词语“两地、同时、相向、相遇、反向或相背”的含义。

学生上台表演。

二、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1、利用电脑演示两名学生早晨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在校门口相遇的情境。

提问: 从题目中你知道些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得出用画图的方法或列表对信息进行整理)

学生分组整理信息,教师巡视。

展示汇报

2、教师进一步把画图的方法重点进行强调。(结合课件演示)

3、列表整理方法的介绍。

4、提问:根据整理的信息,想一想:“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可以先算什么?

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

5、比较两种解法:各是怎样解答的?你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解答。

三、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中午放学了,两名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分别向东去新华书店,向西去文具店。(课件出示题目和图)

讨论: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不同?

根据题意独立画线段图整理。展示学生的线段图,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下午第一节课是体育课,小明和小芳在学校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课件出示题目和图)

提问:要求跑道长多少米,可以怎样求?怎样列式呢?在小组中讨论。

列式解答。

3、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4、在生活中,你还见过或者遇到过哪些相遇的问题?

出示开凿隧道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让学生画线段图。展示学生作业。

四、梳理新知,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教后反思:

《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计算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表演行程问题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为后面的学习铺平道路。接着我通过不同教学手段,如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通过同位桌两人用手或笔代替题目中的人物在桌边上模拟行走,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速度所走的路程不同;同时采用多媒体动画,形象生动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容易掌握;接着我在展示学生作品让其他学生在质疑补充的基础上再在黑板上画出规范的线段图,这样做,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不过,在实际教学设计中,理想的多媒体动画制作实在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向信息老师求教,我努力学习了许多动画制作技术,这也让我有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去完善课堂教学。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四年级组的数学团队,在研讨的过程中,任校长对我课中呈现出来的“让学”环节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同,让我悟出“让学”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让”,也要体现在情感态度的“让”。同时也对于例题中教得过于扎实而用时太多提出探讨,课件中的画图与黑板上的画图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基础上能否合二为一,对于学生是否仍有不敢放手之嫌、之痛,他幽默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立足点在哪儿,时间就跑到哪儿”,他的话让我既感到温暖,又让我反思出课需要有全局观,时间分配需要调整得更加合理,教师要学会勇敢地退、适时地进。周善伟老师和郭永宁老师对我课中部分环节进行精心指点,包括每一句话的提炼,如何选取学生的展示作品等都进行详细指导,这种真诚而又友善的教研氛围,让我有信心和勇气去继续进行教改尝试。

学生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更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感受学生的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期待着我的课在学生的心灵中走得更加深远。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思考

任照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1.多媒体出示:“下面哪些数是自然数?”生:……

揭示: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就和自然数有关,0这个自然数比较特殊,所以为了方便今天我们研究的自然数不包括0

2.揭示“倍数”概念。看屏幕,出示问题“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老师这儿可没准备小正方块,你能在头脑里想一想吗?闭上眼睛想一想该怎么拼?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你摆出的图形吗?看这道算式“4×3=12。表示34121243倍,我们就说:124的倍数。同样12也是3的倍数。同桌相互说一说。生:……

3.揭示“因数”概念。还是看算式“4×3=12。43相乘的12,我们就说:4是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你能根据其他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吗?自己先在心里说,然后同桌相互说,再汇报。

二、教学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及其特征

1.学生先独立找,可以把想法或列式写在作业纸空白的地方,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同学到视频展示台进行汇报。在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引领:你是按怎样的顺序找出3的倍数的呢?为了做到有序,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2.出示数轴演示:我们找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为什们是3呢?接下来要找的数在数字3的哪个方向呢?接着演示:能写得完吗?怎么办呢?关于3的倍数,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3.再找出25的倍数步骤。

4. 一个数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

5.20以内6的倍数有哪些?

三、教学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及其特征

1.学生先独立找,可以把想法或列式写在作业纸空白的地方,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同学到视频展示台进行汇报,教师相机引领:你们觉得他所用的方法是不是找到了36的所有因数了呢?找到所有的因数也就是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呢?

2.电脑出示数轴:a.首先我们找到136,接下来我们要找的36的因数会在什么范围里呢?为什么?b.出现6时问:还要再往下找下去吗?为什么?红色线表示都已经找过了。 关于找36因数的过程,你有想说的吗?

3.接着求出1516的因数。

4.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征呢?

5.介绍完美数和亲和数。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教后思考】

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多样的接受知识的独特方式,通过先展示和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再通过讨论、汇报、质疑达成对知识理解的共识。追求一种不刻意,但必须有着思考的教学组织方式。本节课教学后,我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首先要紧扣核心知识。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应该突出教学主题,凸显核心知识。一是点面呼应。以核心知识点(本质属性)为抓手,再将形式化的若干知识点(非本质属性)相连,形成完整的知识面。如《倍数和因数》教学是在对325倍数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有序、最小、无限)揭示出倍数的特征。在361516因数的比较中(有序、成对、最大、最小)揭示因数的特征。反过来,总结出的规律又对知识点进行了验证和巩固。二是层层深入。先由表及里(即知道为什么),《倍数和因数》从学生熟悉的乘法或除法算式入手,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有序的列举和比较逐步揭示其特征。再由内而外(即学会运用),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这样一来就把知识丰富的内涵充分揭示了出来。三是数形结合。小学阶段要特别注重数形结合。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比如,本课教学中通过摆正方形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再通过数轴演示,构建出找一个数倍数、因数的数学方法和模型。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

其次要注重利用变式和比较。一是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设置恰当的变式问题,也就是通过变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达到理解知识本质属性的目的。如,本课教学中出示了“20以内6的倍数有哪些?”,揭示在一定范围内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再如练习题:8×9=7224÷831×20206×6=36,说一说倍数和因数。有一般的情况,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形。让学生体会到虽然条件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但倍数和因数的核心概念却是不变的,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辨析和巩固。二是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体线性,局部网状。教学有流程,环节要放开。整体网状,局部线性。三是变化评价方式。比如可以灵活的采取小组评、班级评、自评、他评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评价方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