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三年级数学组12.23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 2015/12/31 0:00:00 3247次浏览 作者: jwc

三年级数学组12.23活动报道

一、赵永军老师执教公开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执教公开课老师谈教学反思。

三、组内教师评课议课。

附: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认识几分之一 赵永军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彩笔、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讨论入题

谈话:小朋友们,秋天到了,学校将组织一次郊外野餐活动,你们想参加吗?

(出示野餐图)明明和芸芸也参加了郊外野餐活动,谁来说说他们准备了哪些食品?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你愿意帮助他们分一分吗?谁来说说你愿意帮他们分什么?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分到一个蛋糕吗?那么每人能分得多少呢?(半个)我们学过表示半个的数吗?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谈话:我们先看半个蛋糕是什么样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下面写二,表示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横线上面写一,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逐步板书:)这个数就是分数。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课本打开到第87页,自己找一找,读一读。然后指着提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子在上,母在下,母亲把孩子高高举起。

谈话:老师刚才已经读出了这个分数,你们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谈话:你看到老师怎样写的吗?谁来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自己书空写一遍。

出示“试一试”。

谈话: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谈话: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四分之一吗?请同学示范折。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贴在四分之一的下面)

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出示题图。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表示?你能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板书:)还可以怎样说?()如果要在同样大的圆形制片上折出它的,你能比较的大小吗?与小组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先折一折、涂一涂,再填空。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P88“想想做做”的第1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自由读题。谈话:自己悄悄地选一下,画上勾。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做在课本上。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提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做“想想做做”第6题。

做“想想做做”第7题。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趣

1.从生活情境中导入新课,感到有趣!

分数起源于分,是人们在处理“分物品”的长期经验中形成的,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创设了十分贴进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分月饼,从分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一方面,产生“平均分”的需要,强调“平均分”乃分数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体验由于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个数从整数两个或一个再到不能用整数的变化的过程,自然引出分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怎能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了积极的探究情感呢?

2.教学活动以操作探究为主,学得有趣!

老师很好地诠释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理念。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环节,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分数。如,教师组织学生折一张正方形纸并表示出它的1/2,最后讲评正方形的多种折法;在操作中,帮助学生实现了1/2从有意义接受到自由表达的过程。而后,让学生自由说还想表示几分之一?学生有的说1/3,有的说1/8,1/6……,学生又动手折正方形纸,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再围绕学生自己折的各种1/4进行比较,感受分数的本质意义。这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从而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的目的。

二、实

数学最内在的特性是数学本身,应该反映数学的个性,体现数学的思维魅力,如果数学课堂无法让学生得到思维的快乐,得到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那么数学的本质力量也就无法得到体现。

本课,学生对于分数的建构,经历了以下几个层次:

1.在直观的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并让多位学生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这是学生有意义地接受1/2概念的过程。

2.安排学生折正方形纸并表示其中的1/2,把1/2拓展到不仅是一个物体(月饼),还可以是图形的范围,实现了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由内化到外化的过渡,并由此展开求同思考(图形一样,折法不同,为什么都是图形的1/2),剥离1/2的非本质属性,凸显了本质属性。

3.类比迁移,折不同的图形,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再展示学生中不同图形涂的1/4,展开第二次的求同比较(图形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1”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平均分成了几份”和“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分数的最本质的内涵。

这一探究过程是全课教学的亮点,凸显数学教学最本真追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几分之一概念的建构。

三、活

1.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

学生一旦走进生活,就容易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容易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研究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课末,教师还安排了学生找寻生活中的分数。有机地拓展了学生的认识视野,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切实体验到分数的价值。

2.活用教材,体现数学课的“人文性”

初步认识分数是建立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所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生活中平均分一个物体的例子,从而产生不同的分数,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小组讨论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同时让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提供了多次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让学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或4份时,为了便于学生通过动手感知、体会平均分后的图形每份大小一样,每一份都是原来整体的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再通过让学生折出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上颜色,说一说自己折的1/4的含义,展示几种不同的折法,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它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1/4。从而理解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之上。让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1/4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四、美

1.教学语言感染力强,给人美的享受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表现,如“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你真是火眼金睛,“行”……同时也不忘鼓励学生求异创新。“他是这样想的,你呢?”“这样可以,还能想出别的方法吗?”发自老师内心的赞美,会激荡在学生心头,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

2.课件制作精美,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有效载体,把一些难懂、难理解的知识或素材做在电脑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新知。例如:老师在设计分月饼、生活中关于分数的图片、猜一猜、提高拓展练习的课件直观、实用又精美,让学生在美好情感体验中积极地理解运用知识。给学生留下“课虽完,意未尽”之感。

本节课,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分数,让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这样联结的知识才牢固,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主动操作,自主评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被调动并得以释放,学生学得轻松。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还有待完善。在出示1/2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的意义太过仓促。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数学课还需要更多的精心设计和打磨,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高效的数学课。

“多彩的”分数条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李慧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了解一些分数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能说明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同分数是有联系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数感。 3.让学生感受数学内容与活动的奇妙,培养乐于合作的意识、习惯,提升操作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了解一些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骰子、直条。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出示几个用涂色方法表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图形。、、、各表示什么意思? 2.观察“活动准备”的条形图 想一想 “1”里面有几个、、、,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要用到的“分数条”。 3.动手制作 (1)让学生看第111页上的分数条,观察思考:有没有几个分数合起来等于另一个分数? (2)剪出第111页分数直条,剪出每一个分数。 (3)按要求做一个正方体。 二、游戏活动 1.明确规则 出示“抢1”游戏规则 (1)游戏前分别正方体掷正方体,谁的分数大,游戏开始就谁先掷。 (2)两人轮流掷,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把表示这个分数的彩条铺在白色直条里。 (3)谁先把自己的“1”正好铺满,谁就赢得1分。 (4)如果最后一次掷出的分数在“1”里铺不下,这次掷出的无效,下次轮到时再掷,直到正好铺满“1”为止。 (5)两人照这样玩5次,得分高的人获胜。 2.游戏示范 3.合作游戏 4.交流分享 二、“清0”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 (1)每人都用两个1/2的彩条把“1”铺满,并确定谁先开始掷正方体。 (2)两人轮流掷,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的直条中拿走相应长度的彩条;最后一次掷出的分数比剩下的分数大,本次算无效,等下次再掷。 (3)谁先把自己图中的彩条全部拿走,表示先完成“清0”,谁就赢得1分。 (4)照这样玩5次,得分高的人获胜。 2.游戏示范 3.合作游戏 4.交流分享你对分数哪些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 多彩的“分数条” “抢1”游戏 “清0”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