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科学备课组活动报道(二)

发布时间: 2018/10/23 0:00:00 1099次浏览 作者: jwc

为了促进我校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1016,我校开展了科学备课组活动。

上午第二节课,李菲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科学课《蜗牛》。李老师通过“你知道蜗牛长什么样子吗?”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挖掘出了学生的前概念。随后,李老师耐心地指导学生观察蜗牛。学生热情高涨,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并认真记录。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棉签触碰蜗牛,发现了蜗牛对刺激的反应。整节课,教师对学生观察的细心指导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下午,各位科学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对这节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老师们认为,李老师在课堂中非常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观察的工具、方法、顺序、注意事项都有详细的指导。学生在观察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同时,老师们建议,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问题,利用问题引领学生观察和探究。

随后,张骏老师进行说课,课题为《看月亮》。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张老师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看月相盒中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月相。张老师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设计:说说印象最深刻的月亮形状、指导学生看月相盒中的月相、给这些月相排序。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

接着,各位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老师们认为,让学生画出印象最深刻的月亮,学生的画法可能会比较多,教师此时需要注意帮助学生分类。另外,学生看完月相后需要记录,记录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在学生记录前需要有详细地指导,最好能以其中的两个月相为例,指导学生画图。

本次备课组活动,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研水平,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科学组老师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签到表

研讨记录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案

江宁实验小学 李菲

教学目标

1. 能对蜗牛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的结果。

2. 能围绕蜗牛开展探究性活动。

3. 体会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重点

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蜗牛进行细致有效的观察。

难点

能用图画或文字描述观察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挖掘前概念

1. 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梨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

2. 学生回答。

3. 谈话:在校园里,你见过蜗牛吗?在哪里见过?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

4. 学生回答。

5. 谈话: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校园里的小动物——蜗牛。

6. 提问:你知道蜗牛长什么样子吗?

7. 学生回答。

二、观察蜗牛

1.谈话:蜗牛到底是不是你们认为的这个样子呢?想看看吗?好,在这个盒子里有蜗牛,可是蜗牛有点小,看不清楚,怎么办呢?(放大镜,写)2.提问:你打算观察蜗牛的哪些部位呢?

3.学生回答:壳、触角……

4.谈话: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想要观察的地方。其实,科学的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从观察蜗牛的整个身体,再观察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从蜗牛的头上开始,慢慢往下观察。听明白了吗?

5.提问:观察蜗牛时要注意什么呢?

6.注意事项。

7.学生观察与记录。

8.提问:哪个小组来的说说,你们观察到的蜗牛是什么样?

9.学生汇报

10. 提问:将你画的蜗牛和之前你想象的蜗牛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11. 学生回答。

12. 小结:的确,通过不同的方法,有顺序的仔细观察,我们对蜗牛的认识就更准确。

13. 观看各种各样的蜗牛。

三、探究触角对刺激的反应

1.谈话:刚才,我们为了不惊动蜗牛,一直都没有触碰它。现在,想不想和蜗牛来个近距离的接触?好,为了蜗牛的安全,我们不能用手直接触碰。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根棉签,你可以用棉签轻轻地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

2.提问:你想碰它的那个部位?会有什么反应呢?

2.学生猜测。(追问理由)

3.提问:你觉得触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学生回答

5.提示:动作一定要轻,力气不能太大,仔细观察蜗牛的反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6.学生实验。

7.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8.学生回答。

9.小结:我们发现,蜗牛对外界的刺激是有反应的。

10.谈话:蜗牛受到了刺激,不管是触碰,还是气味的刺激,都会反应,触角的反应最大。根据蜗牛对刺激有反应的这个特点,你觉得蜗牛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11.学生猜测并回答。

四、探究任务

1.谈话:我们今天只研究了它的触角,知道它需要一个安静没有刺激的环境。请你帮它们设计一个家。蜗牛想要继续活下去,还需要什么呢?

2.学生猜测。

3.谈话:课后,你也是可以自己去捉一只蜗牛,仔细观察和研究,然后给这些蜗牛设计一个家,这些蜗牛在老师办公室等着你们哦。

五、小结

1. 谈话:回忆这节课,研究蜗牛,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

2. 学生回答。

3. 谈话:今后,我们在认识其他的动物时,也要像今天一样去研究,做到有顺序的观察、仔细的观察,好吗?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反思

江宁实验小学 李菲

本节课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认真的观察一种小动物,所以我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认为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多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能对蜗牛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的结果。

围绕这个重点,我进行了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询问学生,你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的?此时,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认为蜗牛有两个触角,有的学生认为蜗牛有四个触角。那么就是蜗牛长什么样子,学生此时非常想要去看看。因此,我紧接着就让学生去观察蜗牛。

三年级学生的观察需要教师细致的指导。因此,在学生真正开始观察前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首先,你打算用什么工具去观察?学生很容易想到放大镜。但是三年级学生没有使用过放大镜,因此,需要教师讲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其次,观察蜗牛的哪些部位?学生可以说很多。那么教师需要追问学生,观察这些部位的什么?颜色?形状?大小?运动方式?等等。接着,想按什么顺序观察?最后,观察要注意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知道如何去观察。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学生用眼镜观察完后,学生是很迫切的想要用手触碰蜗牛的。所以,接下来,教师利用棉签,让学生去触碰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是非常愿意出尝试的。

观察蜗牛有什么用呢?为了让学生理解观察的作用。我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环节“给蜗牛设计一个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最终能为蜗牛设计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课后,在各位老师的交流中,我也发现,学生听到蜗牛,有很多想要研究的地方。教师可以将学生想要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找出在课堂中能够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那么剩下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再去研究。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研究拓展至课后,使课内课外相结合,让科学探究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