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备课组活动(三)
发布时间: 2018/11/26 0:00:00 776次浏览 作者: jwc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事例,说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个道理。课文开头鲜明地亮出了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桥梁,中间通过叙写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加以证明。在教学时,吴老师抓住“勤奋”这两个字,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阅读:
课始,吴老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回忆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明白作者接下来通过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从整体上感受说理性文章的特点。
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阅读:抓关键词,感悟司马光的勤奋;对比想象,理解童第周的刻苦。为了让学生深入地探究阅读,吴老师先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顺学而导,关注司马光躲在屋里的“躲”字,出示一组填空题引学生导想象说话。让学生带着自已的实际做法和想法去与他进行比较,从而反衬出他的勤奋,这种建立在学生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上的思考探究与想象体会是真实的,感受更加深刻。吴老师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想象童第周的勤奋表现,在扩充的基础上,更为深刻地理解了他的勤奋,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样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课文的重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也就突破了。学生认识到:一个人,无论你的基础怎样,也无论你定下怎样的目标,只要你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勤奋;离开了勤奋谁也不能取得成功。
学完两个事例,吴老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刻苦学习的故事,并引导思考:这么多勤奋刻苦学习的例子,为什么作者单单选择这两例子呢?他们身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学生经过对比就发现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一个是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成才,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也靠勤奋成才。学生很快就发现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典型的例子来论述。最后在学完课文后,吴老师对照板书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使学生感知说理性课文常用的写作结构。这样几个层次的学习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课文的表达方法,感知作者选材的典型性。
这是一节关注语用的探究阅读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朴实的示范,巧妙的点拨,耐心的引导,热情的鼓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阅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