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报道(三)

发布时间: 2018/11/30 0:00:00 819次浏览 作者: jwc

11月9日,赵泓博老师在五(14)班进行了组内“主题先行 一课多磨”教研课——《少年王冕》的第一次试教,五年经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均前来听课。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有所好转。

本文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人物形象贯穿始终。赵老师以“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开启本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并学习写作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品味语言文字,引导自主感悟。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读感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赵老师设计了想象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畅所欲言,使王冕的形象鲜活、丰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附赵泓博老师上课照片及手写教案:

课后,组内老师针对赵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主要发言整理如下:

陈瑶老师:赵老师的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课堂教学目标清晰,设计了主话题: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感悟王冕的形象。听课后,我也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第一,赵老师将字词教学环节放在了最后,但本篇课文多音字较多,如“闷”、“供”等,进入课文之前应梳理这些易错的字音字形,多音字可采用据义定音的方法判断读音。生字词可让孩子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提醒,教师稍作点播。第二,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叙事条理清晰。可让学生找出表示王冕年龄的词句,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来梳理文章脉络,还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之后,教师做写法上的提升点拨:在写人物传记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选取对人物最有影响的典型事件。

宋赛成老师:赵老师在执教王冕和母亲的对话时,通过填空的形式,启发学生想象,落实说话训练,进而体悟王冕的孝顺懂事。赵老师还能联系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主话题: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表述不够准确,有些指向不明。不如改成:王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学生再围绕这一话题,深入文本,品读语言。在教学第二段王冕和母亲对话时,不妨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自身情况学会宽慰。

王宁老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富有思维含量的语用能力,需要用一定的文体意识找寻文中隐藏着的语言规律。用文体意识观照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应对文体语境中的不同表达及不同年段中的同类文体加以关注,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朝着更为本真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直面文本,对文本提供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然后关注语义内部的规律或特定语境下的得体表达,引导学生认识特殊表达与特定文体之间的关系,最后才能实现语言运用。在语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增加思维含量,就得关注文本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重点挖掘文本在不同文体语境下的独特“意蕴”。

附照片:

11月13日,陈亚运老师在赵泓博老师上课的基础上,结合组内老师意见在五(2)班进行了第二次试教。陈老师将主话题改为“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感悟王冕形象,增加了让学生找出表示王冕年龄的词句,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来梳理文章脉络的环节,并适时教授写作方法,在写人物传记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选取对人物最有影响的典型事件。陈老师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层次分明,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教案:

24.《少年王冕》

教学目标:

1感受人物形象:凭借具体的语句,感受王冕孝顺懂事、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鲜明形象。

2体悟表达精妙:知道可以抓住语言、行为、想法来表现人物形象。了解言外之意词语的重复、反问的写法在表达上的独特作用。

3培育人生志趣:孝顺长辈、勤奋读书、自信自强、敢于尝试

展示性学习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少年王冕》。谁来说说“冕”什么意思?“冕”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看老师写这个“冕”字。这个字原来指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所以上半部分是个帽子头,要写得扁一些,里面的一横不能靠左右的笔画。

2.据义定音

这一课多音字较多,谁来为我们分享你的研究。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mēn mèn)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闷:mèn心情不舒畅;心烦。

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mēn mèn)热。

闷:mēn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

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ɡōnɡ ɡònɡ)他读书。

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ɡōnɡ ɡònɡ)不起你读书。

我每天供(ɡōnɡ ɡònɡ)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

供:①ɡōnɡ提供某种东西给对方。

②ɡònɡ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者先辈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

追问:谁提供什么给谁?

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zǎi zài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

载:zǎi; 记载,刊载。 zài装,用交通工具装;且,又。

根据意思判断成语中的读音:

千载难逢 载歌载舞 载入史册 满载而归

小结:像这样,根据字义来判断读音的方法叫“据义定音”。课件出示:据义定音

齐读。课件出示上述文中所有多音字语句。

3.整体把握,理清文脉

课题叫《少年王冕》,所以文中所写的事情一定是发生在他少年时期的。课前老师认真批阅了同学们的前置性学习单,大家不仅理清了课文写了王冕哪几个年龄段的事,概括得也很简洁,老师选了这两个小组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更简洁?怎样概括更准确?

七岁 父亲去世

十岁 辍学放牛

十三、四岁 学画荷花

十七、八岁 以画养家

推敲:“退学”“辍学”

指点:因为“退学”有时有因严重违反纪律而不许上学的原因,像王冕这样因家境贫寒或生病等而中途停止上学,用“辍学”更准确。修改板书:辍学

针对刚才的交流成果,请同学们用一分钟时间完成“前置性学习”这一项的修改

小结:仔细读读这几个年龄段发生的事件(师生合作读:师读年龄,生读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所选取的这件事都是王冕少年时代的大事,可以说是他非常重要的人生转折点。这样按照年龄阶段来写,是人物传记通常采用的写法。

4.课前同学们查阅了资料,哪个小组的同学能用两三句话介绍长大后的王冕。

相机评价:(生平、主要成就:他不仅画画得好,诗也流传千古。 透过他的诗和画,我们感受到了他高尚的品性。)

5.通过交流我们知道王冕是元朝著名诗人兼画家。我们已经读过很多名人的文章,比如《孙中山破陋习》写的是幼年的孙中山怎样与封建陋习抗争的。这些了不起的人,往往在他们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特质,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少年王冕与同龄孩子相比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圈点:少年)板书:特别之处

研究性学习

一、紧扣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思考:年少的王冕与同龄孩子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画出相关词句,简要写出感受。提示: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㈡全班交流

孝顺懂事、爱读书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学生交流。

2.相机点拨:

王冕是不是不想在学堂读书了?说说你的想法。

(王冕非常体谅母亲的难处,他为了安慰母亲,不让母亲难过,还说可以“带几本书去读”呢,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学生板书:孝顺懂事

3.这些意思,王冕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这就叫“言外之意”,也叫“弦外之音”。(课件出示:言外之意)请同学们把“言外之意”记录在文中这句话的旁边。

“孝顺懂事”是关于内容的批注,“言外之意”是关于语言表达的批注。

读出“言外之意”就更能感受到王冕特别孝顺、懂事,把理解送进我们的朗读。

4. 原著中这一段是这样写的: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

原著的表达和我们现在的差不多,一读就懂。谁来读读?

5.《儒林外史》是名著,有很多名人记录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齐醒堂先生读了这一句后这样评注,出示:齐评:出语便是不凡。

天目山桥读了这一句后这样评注,出示:善体亲心,是谓孝子。情愿放牛的也多,只无底下句子。黄小田读了这一句后这样评注,出示:此句必不可少。

他们两人都认为后一句很重要,我们来比较比较,有与没有究竟有何不同?课件出示:

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

交流完小结:有了这一句,王冕真是出语不凡。

这样的语言,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王冕实在出语不凡。这样的语言,出自一个只有十岁的少年之口,真是特别孝顺、懂事。

读读课文语句、读读原著语句。

创设情境:

生日那天,你的妈妈有些难过地对你说:孩子啊,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不能为你举办隆重的生日宴会,给你买大蛋糕,妈妈只买了几本书给你。

这时,你会怎么宽慰妈妈

提示:文中像这样写王冕特别孝顺懂事的语段还有吗?

孝顺懂事 刻苦读书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树荫下读书。

1. 学生交流。学生板书:孝顺懂事(机动) 刻苦读书

2.这些话语中,还有哪些看似普通的词语,现在能够引起你停下来静静想一想、琢磨琢磨的?拿起你的笔再圈画圈画。

聚焦“遇上、总、也”等词。

3.小结:一个十岁的少年,拥有这样的行为,真是特别孝顺、特别读书刻苦。

4.谁来读读这一段文字,如果能把我们特别有感触的词语读好,就更棒了。指名读、齐读。

三、质疑

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我们已学过很多,比如《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景物描写有的表示时间的变化(出示)有的衬托人物的品格、抒发情感。如三顾茅庐(出示),这段景物描写和诸葛亮卧龙先生的称号相扣合,暗示了他非凡的才略。

那《少年王冕》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雨后荷塘的美景呢?

把少年王冕的故事放到整个《儒林外史》 的背景下,荷花和王冕有什么联系吗?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

总结全文(利用板书):年少的王冕与同龄孩子相比,特别孝顺懂事,特别热爱读书,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课题中的“少年”还仅仅是指年龄吗?不是,“少年”蕴含着对年少王冕的赞叹。“少年”,既是题眼,也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延展性学习

本课生字

秦:陇西谷名,从禾,笔顺,最后是一点

莹、萤、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