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一)
发布时间: 2019/3/29 17:30:13 734次浏览 作者: 张瑶
3月13日上午,我校五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备课组活动,郭永宁主任在五(1)班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课例—《3的倍数的特征》,组内成员及校内多位数学老师参与了听课活动。
《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和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郭永宁主任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小组合作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在猜想—观察—验证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本节课中郭老师找准知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先让学生复习2.5的倍数特征并对“捐款5844元”这一数据做出了判断,而后让学生猜测能不能整除3?“谁来猜测一下3的倍数特征”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由于学生刚刚复习了2.5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于是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有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再出示百数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看个位”这一猜想。并再次探究3的倍数特征,组织孩子们用组数的方法来探究和验证,并且发现3的倍数和数字排列顺序的没有关系,但和这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和有关。使之探究的问题渐渐完整而清晰,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法,促使探究活动走向深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附教学设计: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执教: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郭永宁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比较、归纳等能力。
3. 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判断与特征的发现、归纳过程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 悬念激趣,启迪猜想
课件出示:某实验小学师生为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的贫困学校,首次捐款5844元。
让学生分别判断5844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师: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所贫困学校,不计算能判断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生:我认为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不是整元数,因为5844的个位是4,不是3的倍数。
师:你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生:我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师:同意他的猜想吗?(同意)
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
师: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想。
师: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生: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0~9中任何一个数字。
师: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师: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教师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设计了捐款献爱心的情境,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设置了“陷阱”;通过让学生观察100以内3的倍数,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否定了猜想,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 操作探索,验证猜想
1. 提出猜想。
课件出示四组卡片和活动要求。
① 3、4、8; ② 2、4、7;
③ 1、8、9; ④ 0、3、5。
小组合作要求:让学生先写出能组成的三位数,并判断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写出自己的发现。(具体内容略)
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参与。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汇报研究的情况?
生1(第①组):我们小组用卡片上的数字组成了6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348、384、438、483、843、834,我们发现这6个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生2、生3、生4分别代表自己的小组发言。(略)
师:你能把这四组卡片进行分类吗?说明你分类的理由。
生:我把①、③两组分为一类,因为这两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都是3的倍数;把②、④两组分为一类,因为这两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组织全班交流。(略)
小结: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①数字排列的顺序变了;②组成数的大小变了;③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④卡片上的数字和没变。
课件出示各组数字之和。
师: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卡片上的数字的和为什么没变?
生:因为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所组成的数的数字和也没变。
师:请同学们观察各位上的数字和,你有什么发现吗?到底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你能大胆地进行猜想吗?
生:我的猜想是一个数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略)
[反思:让学生通过摆卡片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讨论,理解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的含义和算法,并对3的倍数的特征作进一步的猜想。]
2. 举例验证。
师:要想知道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举例验证。
师:谁能任举一例并说明具体的验证方法?
生:如4572这个数。我先把4572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看数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再计算一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师生共同讨论验证,并引导学生体会验证方法。(略)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验证。
汇报验证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形成共识,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反思: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验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 巩固练习。
(1) 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 45 54 86 108 180 801
① 先出示29、86这两个数,让学生判断。
② 出示45、54让学生判断,根据45是3的倍数,可以直接判断54也是3的倍数。
③ 同时出示108、180和801,引导学生先判断108是不是3的倍数,再直接判断180和801是不是3的倍数。
(2) 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6÷3 342÷3 567÷3 802÷3
(3) 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 7□ ② □12 ③ 20□ ④3□5
学生在7□的□中填出2、5、8后,师:请你们观察填的3个数字,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它们依次相差3。
第②、③题的过程同上。
第④题,学生练习后,师:为什么这题只有3种不同的答案?
生:因为0不能做一个数的最高位。
4. 小结: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师生共同总结探索过程。(略)
[反思: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并贯彻教材中习题的编写意图,让学生在学会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基础上,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在总结时师生共同回顾探索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探索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1. 师:现在你能很快判断5844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 数学小故事。
师:熊爸爸在狐狸办的工厂干了3个月的活,月工资856元,这一天,熊爸爸到狐狸家里领工资。狐狸算得2468元,熊爸爸算得2568元。
现在只知道有一个人算对了,你能很快判断出是谁算对了吗?
生:我认为熊爸爸算对了,因为熊爸爸的工资应该是3的倍数,而狐狸算的钱数的数字之和是20,不是3的倍数。
3.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能最先判断出下列各数是不是3的倍数。
① 96963; ② 99……9 2 33……3;③97263155
2006个9 2006个3
(1) 出示第①题。
师:你能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吗?
生1:这个数是3的倍数,因为96963的数字之和是33,33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我不计算也能判断这个数是3的倍数,因为这个数由9、6、3这三个数字组成,而9、6、3这三个数字都是3的倍数,所以我判断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2) 出示第②题。
师:这么大的数怎么判断呢?
生:这个数不是3的倍数,我先把2006个9去掉,再把2006个3去掉,只看剩下的2,2不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也不是3的倍数。
师:真是好办法,太有创意了,让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你能说一说其中的道理吗?
师生共同总结简便的判断方法。(略)
(3) 出现第③题,要求学生用简便的方法判断。
[反思:第1题和第2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第3题是提高性练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