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报道(一)
发布时间: 2019/4/25 15:05:12 754次浏览 作者: 何潇
3月27日,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何潇老师执教了组内公开课《天游峰的扫路人》,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参与听课。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感悟人生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自信、乐观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豁达开朗、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雅朴素,富含哲理,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表现天游峰的“高”与“险”,反衬扫路老人的特点。此外,还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扫路老人的性格。
课堂伊始,先交流了预习情况,扫除了生字词障碍。接着何潇老师通过解题与学生一起明确了这篇课文描绘的两方面是天游峰和扫路人。《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文中又具体描写了天游峰。何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哪几自然段写到了天游峰?通过品词析句感受天游峰的高大、险峻。天游峰很高很险,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有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何潇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呢?哪几自然段写了扫路人?请同学们默读,找出写老人的句段,圈画关键词,想一想所画内容是从哪个方面刻画老人形象的。”交流阶段同学们能够从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品析。
课后,组内全体教师针对何潇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讨,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指正。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在我们心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敬佩。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他有着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他就是——
齐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交流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简单交流一下。出示词语
2.重点指导:
★ “望而却步”中的“却”
给出“却”在字典里的几种意思,让学生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后退;②使退却;③推辞,拒绝;④去。掉;⑤表示转折;⑥姓氏。
★“削”的读音
(1) “削”在字典中的意思:
读“xiāo”时,常用作动词,表示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
读“xuē”时,专用于合成词。
(2) 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下列词语:削减 削皮 剥削 削铅笔
三、初读课文
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天游峰是什么样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精读课文
(一)感受天游峰的特点
1.一读课文,我们就知道《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文中又具体描写了天游峰,哪几自然段写到了天游峰?
2.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段,圈画并用关键词记录下你的感受和体会。
(2)品读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
★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银丝”“抛”“飘飘悠悠”“断掉”写出了天游峰之“险”。
★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1)这里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九百多级”、“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咦?作者反复地这样写用意何在?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自己爬楼梯的经历,感受天游峰的高。
教学楼每层之间有几级?一共四层楼,每天至少上下四次多少级?
★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这一句不是写游人的表现吗?和天游峰有什么关系呢?
(2)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了天游峰的“高”和“险”?
(3)其实文中还有两个句子也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感受突出了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
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句子。
4. 天游峰很高很险,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有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
(二)感悟扫路人的形象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呢?哪几自然段写了扫路人?请同学们默读,找出写老人的句段,圈画关键词,想一想所画内容是从哪个方面刻画老人形象的。
2.生自读、自画,师巡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关段落文字,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老人的形象)
重点交流
①老人的外貌
A.这样的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褪色”“运动鞋”说明老人节约、朴素、辛苦、生活条件不优越。
“精瘦”“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说明老人很健康、有精神、很勤劳。“慈善”说明老人很善良。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概括一下。指名说。
B.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要分开呢?两次描写有什么有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处是粗看,因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 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处是仔细打量,因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这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② 老人的语言
A“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说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满足,工作虽重但心情很好。
“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累在身上,乐在心里。
天游峰又高又险,台阶又多,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感到很累。我也由于登上了山而好不得意。那这位老人每天都要登山、扫台阶,他累不累呢?(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读一读、议一议。
B.老人……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
老人生活在美丽的山中,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生活。他仿佛就是这山中的一员。他已经与武夷山的天游峰融为一体,以苦为乐,热爱生活,即使自己到了70岁高龄,依然对扫天游峰乐此不彼,悠然自在。
C.“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信心。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勤劳,天天这样扫,锻炼了身体;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人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岁)
引读这两节,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4、分角色朗读3-12节。
这样的老人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五、总结全课,提炼写法
1.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到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既然是写扫路人,为什么要突出写天游峰的险峻呢?(体会“反衬”的写法)
3.文章除了运用反衬的写法,还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向读者立体化地展现一位质朴、自信、豁达开朗的扫路老人,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样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去。
【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很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散文。这篇文章可以咀嚼的内容很多,比如写景对人物形象的衬托,比如结尾含蓄地写法等等。无疑,通过外貌和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是这篇散文最明显的特征。
1.两次外貌描写
第一处: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第二处: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是值得玩味的。
先说同:“精瘦”“瘦削”。
再说异。①第一次是偶遇,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仅仅写了老人的衣着和整体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惊讶之后的打量,所以将老人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生动。
②前后两次外貌描写,语句中藏着作者对老人的不同态度,第一次是萍水相逢,第二次饱含着了解以后的敬佩,尤其体现在“黝黑”“炯炯有神”等词汇中。
尤需要老师进行点拨的是: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展现老人的精神风貌,热情、爽朗、豁达、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既不显得很突然,又不显得很虚假。这,就是人物外貌描写的艺术。
2.三次对话
第一处:“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第二处:“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第三处: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鲁迅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这些对话中可以教的就是:“删掉了不必要之点”从而“推见每个说话人”。
老人的三句话,集中表现了他的豁达、开朗。但这个“豁达”,是需要和学生仔细扒一扒的,不能是贴个标签。爬山是很累的,联系第二节和第五节,就能知道,70岁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够把“累”丢在一边,看到“累”以外的美。人生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很多累和苦,像老人那样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这就叫豁达。扫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饭和青菜,这样的生活清苦。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里,却能那么诗意,这就叫豁达。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100岁的人毕竟少,这一点,老人自然明白,这就叫豁达。非常容易令学生想象的是,作者与老人相处了那么久,他们的对话肯定不止于这3句。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3句?从而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要根据人物性格,有所选择,凸显人物性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这样教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割裂,人为造成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线索理解的难度,也容易让语文教学陷入过于理性地审视,缺少了语文的情趣。比如第二次外貌描写是穿插在第一次对话之后的,正是有了这次对话,“我”对老人的了解已进了一层,所以才有“仔细打量”。换句话说,人物对话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也是有作用的,这样教就忽视了这一作用。第二个弊端是,所有的内容仍然是纸上谈兵。最好还能有一个针对外貌描写或对话描写的训练,比如对习作的修改,比如对类似文本的鉴赏。总之,落实到运用中了,才能称之为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