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报道(三)
发布时间: 2019/6/6 16:25:09 728次浏览 作者: 侯祥海
2019年4月28日,张传宝老师在四(6)班执教组内公开课《乘法分配律》,张老师课前深入地研读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本节课的基本思路为,首先情境导入,引入乘法分配律;然后,体验探究,利用直观的图形,感悟乘法分配律;最后总结提升,在实际计算应用中巩固拓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于学生有效学习。为了顺利的构建从数字表示、语言概括到符号语言的转换流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张老师在教学中力求突出以下几方面:
1、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需要。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大量的活动,积累丰富的经验。教学中,张老师不断提供给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具体事例,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反复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性。教学中素材的取舍也以生活的亲近度和学生的熟悉度为标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熟悉的环境中体会字母的现实性。
2、增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有效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的体验。为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有效作用,实现语言概括到字母表示的对比、过渡和加深,张老师分层次的安排了图形有关公式和熟悉的运算定律,激发学生进一步体验符号语言的优越性,使新旧知识在深层次上达到了统一。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例5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猜想、归纳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增强符号意识,体会数学表达的严谨性与简洁性,感悟模型思想。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教师巡视,并让用(6+4)×24和6×24+4×24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板演,同时了解全班学生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组织交流:
1.(6+4)×24这种方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6×24+4×24这种方法呢?
2.比较最后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4)×24=6×24 +4×24。
让学生把书上第62页的等式填写完整。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出猜想
提问: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能发现:等号左边有6、4和24这三个数,右边也有这三个数……)
2.引导:计算时,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右边呢?
再问: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再问:是不是所有这样的算式之间都有这样的联系呢?可以怎样进行验证?
让学生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看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规律。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对等式两边算式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其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猜想,既是对乘法分配律的初步概括,又有利于学生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让学生举例验证,既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比较和归纳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三、发现规律
提问:观察黑板上的每一个等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中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等式,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的联系,在小组里交流。
启发:像黑板上这样的式子还能再列举出一些吗?
谈话:请大家把刚才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提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c=a×c+b×c。
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提问:这里的a、b、c分别表示上面等式中的哪些数?等号的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呢?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对写出的等式进行观察和比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有利于学生逐步实现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有效地避免了因文字表达的冗长而造成的记忆负担,体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模型思想,培养符号意识,发展符号感。】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乘法分配律,,请大家想一想,在以前的学习中,哪些地方应用过乘法分配律?
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指出:乘法计算中很多地方都是依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例如,口算12×3时,先算10×3=30,2×3=6,再算30+6=36,这就是把12看作10+2,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前面两题,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2)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并组织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每一道题圈里的运算符是怎样填、怎样想的。
【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乘法分配律作出解释,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内涵。】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要提醒学生注意第三小题右边算式中最后一个数是74,也可以把它看成是74×l;第四小题要让学生分别说说题中的两个式子分别和什么样的算式相等。
3.做练习十第6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计算,并说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比较:请大家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说一说哪一题的计算过程比较简便?为什么?
指出:像这样两个乘积相加的算式,有时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设计说明: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初步体验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既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的简便计算作必要的铺垫。】
4.做练习十第7题。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再说说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指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两种方法,其实就是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五、全课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