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在江宁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1/11/12 12:57:22 1462次浏览 作者: 张牧文
真实情境下基于思维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
2021年南京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在江宁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2021年11月11日,江宁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南京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江宁区教研室、江宁实验小学承办,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提供技术支持。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南京市教研室科学教研员杨健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实验小学刘志春校长,南京市各区科学教研员以及来自各区数十名观摩教师。
活动首先安排了三节展示课,分别由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黄璐璐老师、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冯阳老师、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罗瑞敏老师执教,随后由江宁区第九届学科带头人王贤平老师带来专题讲座,最后,由杨健老师、三位授课教师以及五位在场受邀教师做沙龙研讨。
江宁实验小学黄璐璐老师执教第一节课《制作汽水》。本课通过制作汽水的任务情境导入,将制作汽水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首先让学生讨论制作汽水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包括汽水的成分、工序等,在攻克制造汽水中的气这一难题的需求下,进行检验汽水中气体的探究以及制造二氧化碳方法的学习,得出自制汽水的方法和需要的材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汽水,让学生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观察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并在制作完成后品尝汽水,比较与平时所喝汽水的不同,了解工厂制作汽水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思哪些有新物质产生,哪些没有新物质产生。整节课一气呵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江宁实验小学冯阳老师执教第二节课《露和霜》。本课从一段露和霜的视频开始,带领孩子们进入露和霜的世界,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总结露和霜的特点。接着,冯阳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点,猜测露和霜形成的原因,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及时记录在副板书上,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形成完整的观点。随后,冯阳老师细致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用金属杯、冰等材料分别模拟自然界中的物体和冷的环境,对实验过程提出了操作上的细致要求,更有利于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最后,冯阳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模拟实验当中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自然界中露和霜形成的原因,拓展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江宁开发区学校罗瑞敏老师执教第三节课《云和雾》。本课首先营造真实情境,播放生活中雾的相关视频,提问:关于雾,你有什么问题?使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雾,并尝试像科学家一样从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同时聚焦雾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充分给学生思考、交流、表达和思维碰撞的机会。接着,在学生做出假设的基础上,渗透模拟实验的思想,并出示实验材料帮助学生思考该如何模拟以及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条件。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解释雾的成因,并通过类比迁移,解释云的形成,经历高度概括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和解读模型的思维能力。
三节课后,上元小学王贤平老师开设了“真实情境下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教学”的专题报告。王老师提出,对于小学生而言,真实、具体的情境,能够激发兴趣,在兴趣内驱力下活跃思维,训练思维,能够不断深化、拓展科学思维的各个维度,而真实情境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真实探究。王老师结合三位授课教师的展示课,阐述了真实情境对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课例,阐明了课堂互动情境、问题串情境、科学发现史情境等的独特作用和应用方法,给了现场老师极大的启发。
最后,杨健老师邀请了在场的五位听课教师,与三位授课教师一起进行了沙龙研讨会。沙龙围绕“什么是情境”、“什么是教学情境”、“什么是真实的教学情境”展开讨论,会中还针对三节课向授课教师提问,邀请授课教师上台发言。杨老师提出,真实的情境应当与学生产生连结,学生不能无感或乱感,而基于情境的学习有三个要点:一是个体的独特性;二是知识的公共性;三是真实的学习活动。
守正出新,敦行致远。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南京市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风采。三节课都体现了“基于真实情境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的活动主题,以情促思、用境导学、向学而教、为学而评,搭建思维发生之桥,高效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在整个活动中,江宁实小的孩子们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大胆质疑,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互评互议,展现出了丰厚的科学素养,彰显了江宁实验小学“激扬生命”内涵与成效。
撰稿:张牧文
校对:李菲
审核: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