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 灵动绽放——江宁实验小学与潭桥小学教师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 2021/12/27 11:18:48 1594次浏览 作者: 陈慧
携手同行 灵动绽放
——江宁实验小学与潭桥小学教师交流研讨活动
2021年12月23日上午,江宁区小学数学“四自”生态课堂复习课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金箔路校区如期举行。来自实验小学和潭桥小学的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江宁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以及我校陈勇校长、郭永宁主任、冯卫星主任、周亚亚主任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活动点评三个板块。首先呈现的是三节研究课。
第一节课是由青年教师杨芸带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本节课杨老师注重知识的梳理,以及对学生数学复习的指导。杨老师以一张长方形纸引入正方形,并让孩子自己说一说有关长方形的知识,再让孩子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并优化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接着,由长方形纸引入正方形,让孩子上台折一个正方形,回顾折一折的过程,并让孩子在小组里说一说有关正方形的知识,然后对比观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设计有趣、有层次的练习,通过拼一拼、移一移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温故而知新,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同桌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课是由青年教师韩九洲带来的《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韩老师在尊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复习整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复习交流能力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上台操作回顾图形的推导过程,再聚焦于最难的梯形。换个角度从梯形切入,将由简入繁变为化繁为简,加深学生对三个图形密切联系的感知。通过让学生画、算、动画的直观演示,研究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半的三角形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感受一半模型。整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公式,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拓宽了知识面,建模成功。
第三节课是由张小燕老师带来的《复习百分数的应用》。张老师通过班级男、女生人数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接着师生一起对提出的6个问题进行分类。学生再自己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学生设计的问题充满了趣味性,师生对问题自由分析、自主归类。接着对利息、税收、打折等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类,逐渐建模。
精彩的研究课后,周亚亚主任以“小学数学“四自”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为题作了精彩的讲座。周老师从课题的提出、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的价值追求、课题的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取得的成果、研究反思9大方面进行阐述。周老师的讲座让大家感受到江宁实验小学团队致力于“四自”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深化了小学数学“四自”生态课堂实践研究的理性认识,初步构建了“四自”生态课堂的实施路径,形成了相应的问卷调查报告和问题分析,师生获得了成长,形成了一批研究课例和代表性论文。
最后,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对活动进行深刻点评和总结。周老师指出复习课的第一件事情是“理”,把多个学习的知识点建构成网络。第一节课杨老师带着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点理得很透,重点沟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相同点拿掉形成了多元的结构,理的过程比较充分。第二件事情是引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悟”,这个“悟”要做到有点及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第二节课韩老师抓住了知识的本质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一统到梯形的面积,整节课学生悟得特别通透。在理和悟的基础上要做“化”,主要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中,“趣味化”“多样化”“实践化”“深刻化”“融合化”。第三节张老师的课上孩子们设计的练习和学生设计的练习都充满了趣味化,以及一题多变、多题一体“多样化”。周老师强调在复习课中老师们要做到先理再悟再化这样的一个结构。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的课堂要做到减负增效,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单元作业这4项作业都要优化,要指向学生素养的培养。首先要做减法,不是简简单单的减去量,是在删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老师要有大作业观、长作业观,要站在单元的视角、全册的视角上对练习进行融合,我们的孩子对非常规情境、特殊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弱。再次,是做加法,加孩子的深刻认识和深化体验,指向孩子的核心素养。前2节课非常好的指向了孩子的直观想象,杨老师的课玩转一张长方形的纸,由长方形引出正方形、在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比一比的过程中不仅温故了而且知新了。韩老师的课上多媒体的动画呈现,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想象。张老师的课上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撰稿:陈慧
校对:陈慧
审核: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