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七)
发布时间: 2021/12/1 15:09:23 1257次浏览 作者: 杨萍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第四次教研活动
2021年11月29日,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在小二楼会议室进行了本学期第四次教研组活动。
此次教研组活动,王瑾老师给我们进行了“情境创设促道德品质培养”的讲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借助学习情境创设手段推开教学程序,能够与学生学习认知形成重要对接,以成功激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科教学品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呈现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适时创设绘画情境、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能够对学生学习心理形成激发,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情境之中。小学生对教学活动有比较强的认同感,教师适时投放一些互动性活动,其助学效果会更为突出。
一、创设绘画情境,对接生本活动认知
如教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则绘本故事,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主要情节,说说绘本反应了什么生活道理。
二、创设媒体情境,调动生本活动意识
学生对电子媒体信息有特殊接受度,教师利用媒体手段展开调度时,需要有创意设计意识,给学生以更多感官冲击,这样可以获得更丰富教学调动作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生本活动思维
教师借助问题展开教学调动,这是最为常见的教法运用。学生对有思考性的问题有特殊感觉,教师要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教材内容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以成功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主动性。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升生本活动频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联,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有对接自觉意识,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展开对应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形式有很多,案例讨论、信息搜集、社会调查、生活观察等,都离不开生活认知的应用,教师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对应设计,确保生活化情境设计更有契合性。创设生活情境有多种选择,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之中展开学情调查,对学生学习兴趣取向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形成丰富调度效果。
活动记录表
签到表
撰稿:杨萍
校对:李鑫
审核: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