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学> 文章

科学教研组活动报道(十三)

发布时间: 2022/12/20 22:17:31 659次浏览 作者: 张牧文

聚焦模型建构,深耕思维发展

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集体课题《小学科学“双螺旋课堂”构建与实施的研究》的引领下,20221216江宁区小学科学“张骏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小学科学‘双螺旋结构’课堂构建与实施研究系列活动):模型理解与模型建构”为主题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单道华莅临参与,同时参与活动的还有张骏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江宁区第二届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研修班1组全体成员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蔡静老师献课《云和雾》,江宁区开发区学校罗瑞敏老师献课《雨和雪》,接着由单道华老师开设专家讲座《科学模型建构活动与思维解析》。

1b5c18a23b942a05b11a3df41adb767

以疑生思,以境促思。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但学生很少去思考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蔡静老师执教的《云和雾》一课,通过情境创设,唤起学生对雾的原有认知,抛出三个问题“雾是什么样子的?”“雾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比较容易出现?”“在雾中行走,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身上有什么感受?”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经验推测雾的形成原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统一观点,通过汇报交流进行修正,最终达成共识,初步建立起雾的成因模型。在此基础上,蔡静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实物模型,将模拟要素和自然原型一一对应,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寻找证据,运用类比、迁移等思维方法解释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本课重视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以模型为手段,促进学生解释、推理、修正、验证等思维历程的发展,通过具有思维结构的学习单使学生思维显性化,思考和探究过程都有了更清晰的线索和依托。

3a132d11abb0183f9548a137d80d608

深度教学,思维进阶。罗瑞敏老师执教的《雨和雪》一课,在课标中落脚在知道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原因。五年级的学生对雨和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缺乏对其成因的深入思考。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罗瑞敏老师设计了进阶的教学环节,在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雨是怎么形成的?通过个人独立思考、画示意图的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接着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后初步形成关于“雨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接着,罗瑞敏老师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带领学生建构雨的形成过程的模型,在实验中寻找事实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进而推断出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分析、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结合雨的形成过程迁移解释雪的形成过程。本课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描述和解释雨和雪的形成原因,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

c0148c12e58105399851c5431712fcd

两节研究课后,单道华老师开设讲座《科学模型建构活动与思维解析》。单道华老师的讲座分为三部分:一是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科学模型内涵与外延;二是小学科学模型建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三是例谈促进、支持建模学习的教学策略。第一部分中,单道华老师详细讲解了何为跨学科概念,并进一步解释了作为跨学科概念的模型具有怎样的特征、作用和应用,讲解了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第二部分中,单道华老师讲解了模型建构在科学教学中的理性认识,包括模型在科学教学中的独特意义及其应用。接着,单道华老师介绍了2022版课标中科学模型素养发展的学段目标,详细介绍了模型建构作为任务、作为思维、作为实践、作为评价的内涵理解,并提出了小学科学模型建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快速入门的建议。第三部分中,单道华老师以课例具体阐述了“有效建模的策略”“评估模型的关键问题”“支持科学模型建构的策略”“支持工程模型建构的策略”,进一步从顶层设计分解了小学科学的建模学习,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ee0733d1b8df4746334bc9ede1259d4

“张骏”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对强化名师培养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求真务实求实创新工作室将继续聚焦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打造新课堂在科学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撰稿:张牧文

校对:郭永宁

审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