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数学教研组活动报道(二)

发布时间: 2023/3/13 14:30:23 649次浏览 作者: 陈慧

数学教研组活动报道(二)

为明确我校数学组新学期的教研、教学工作目标,促进组内活动高质量地开展,2023310日下午,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stem教室参加2022~2023学年度第学期数学教研组第次教研活动

首先,陈慧老师传达了江宁区教研组长会议上相关的工作安排:1.确立立德树人”“落实双减”“践行新课标的教研主旋律,将四基”“四能与发展核心素养融为一体,注重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整合。2.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围绕常态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进行专题研究;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与研究。3.夯实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对标找差,切实加大研究,以教学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引领,制度化、常态化、高效化、科学化地开展好磨课活动,形成一支有凝聚力的教研团队。4.以生态结构化研究为重点,扎实开展多项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珠心算教育建设。全体教师还一起学习了试行版的《南京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指导意见》。

接着,郭永宁主任将2月27日市教研室对我校的视导反馈向大家做了一个传达。指导组的陈静老师、刘正松老师认为:1.我校数学教研组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依据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引领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2.能有序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制定了详实的校本研修计划,并能按计划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有效促进不同层级教师的发展。数学组老师们教学工作严谨扎实、规范有序,教研团队团结奋进,和谐凝聚。3.数学教研组着力打造自然、自主、自由、自省的生态课堂新样态,与江宁实小所秉承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相融合,充分体现了双新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实践。

从老师们的课堂中可以看出:1.江宁实小的老师们都注重学生数学的听、说、读、写、算、画等基础素养的培育,这些基础素养的培育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精心打造生生对话的课堂,江宁实小的数学课堂,立足儿童、务实高效,凸显了生生互动的教学特色。2.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每节课上都有学生自学、小组研学、大组交流等学习活动,老师也充分的预留了学习的空间时间,有交流、有合作、有反馈,学习过程真实而充分,改变了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探究,参与互动式的教学,凸显了在利用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发展。3.执教的老师素质都非常优秀,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标理念,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如吕超群老师特别关注特殊学生,体现了面向全体且差异化、个别化的辅导。曾聪颖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幼小科学衔接的教学理念,用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高颖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课堂表现力出众,教学设计目标清晰,层次清楚,问题适切反馈及时,组织教学得当。4.学校自主设计的课堂作业册,穿插使用,作业量适中,难度适宜,在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进行适度拓展,提升作业品质。

建议:1.工作1-5年的教师,可以有三本备课本。一个是以问题串和思路点拨为形式的备课,一个是学校教研组集体研制的备课手册,最后还要有自己的一套详细备课内容,将双新双减的一些理念不断地更新融合进去。2.延时服务作业手册,精心设计,凝聚了团队教师的心血。建议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收集老师学生的反馈建议,对题型、作业量不断完善、补充。3.继续打造、培养一批优秀的老师,弥补骨干教师的断层。

最后,郭永宁主任用团结”“改变”“发展”“坚持4个关键词阐述了本学期工作重点。郭主任希望我们数学组的每位老师过有团队的教研生活。对备课和作业设计要研究,改变成旧的步伐,体现新课标”“新双减双新教育。老师们要提前做好完整的个人目标规划,并与全校大方向结合,改变课堂,有追求的发展,要不断努力朝前看,勇于推出自己。坚持亮点和特色,将好的做法成为习惯,常态化,改正不好的做法。坚持每天相互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尊重课堂。

签到表.jpg

QQ图片20230313142601.jpg

QQ图片20230313142608.jpg

撰稿:陈 慧

                                               校对:郭永宁

                                               审核:宫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