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实验小学与溧水石湫中心小学开展“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共建活动
发布时间: 2024/10/29 8:26:22 394次浏览 作者: 张牧文
江宁实验小学与溧水石湫中心小学开展“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共建活动
为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师资力量互助,加强校级交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2024年10月28日下午,江宁实验小学与溧水石湫中心小学联合开展了“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共建活动。江宁实验小学张骏副校长、溧水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李玉辉老师以及两校的科学组成员们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首先由溧水石湫中心小学杨玥老师执教研究课《生物与非生物》。杨老师首先利用分类装置板,引导学生给常见的自然事物分类,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事物可以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这两类。接着,杨老师利用维恩图,引导学生寻找并总结出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生物的概念与特征。之后,杨老师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作为证据,判断事物是否是生物,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科学思维能力。最后,杨老师引导学生寻找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的科学思维进一步拓展。
之后,江宁实验小学张牧文老师执教研究课《地球》。张老师首先从校园的形状出发,带领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信息才能作出判断。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站在古人的视角,逐步带领学生亲历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最开始,古人主要依据直观感受作出判断。之后,古人观察到帆船进港和出港现象,开始推测大地可能是弧形。接着,古人观察到月食现象,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更多证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则进一步提出了实践证据。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根据拍的照片和精密策略,判断出地球是两端稍扁,中间稍鼓的近似球体。张老师通过图示推理和模型建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这些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两节课后,江宁实验小学张骏副校长对来自溧水的老师表达了热烈欢迎。他表示,与溧水石湫中心小学建立这样紧密的合作关系,一定能够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之后,杨玥老师和张牧文老师分别简要阐述了教学设计,张骏副校长和溧水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李玉辉老师带领在场的老师们对两节课展开了深入的评课议课。大家从教师教态、学生上课状态,到教学环节、实验设计,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教学亮点,也针对课堂中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碰撞出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
此次共建活动为城乡学校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活动也将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动提到了新高度,使两校师生都能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未来,相信两所学校也将继续加深交流和合作,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更多进展,从而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撰稿:张牧文
校对:郭永宁
审核:张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