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组活动报道(十一)
发布时间: 2024/12/23 9:26:14 13次浏览 作者: 张牧文
聚焦双螺旋思维发展,提升科学课探究品质
为贯彻全面育人的教育使命,加强区域交流联动,2024年12月20日,张骏工作室、张辰工作室在银城小学浦江路校区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联合教研活动。来自两个片区的各校教师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专业精神,匠心独运地设计教学活动,各展才华,为学生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科学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对科学教育的热爱和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在戴田蕊老师的带领下,探索《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奥秘,开启他们对世界认知的第一步。科学课堂变成了一场探索万物奥秘的奇妙之旅:学生们手持放大镜,化身为好奇的小侦探,揭开了身边物品背后隐藏的故事。从一粒种子到一把木制的勺子,从一块普通的石头到一匹柔软的棉布,每一件日常物品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戴老师用观察作为钥匙,辨识作为路径,分类作为图表,逐步引导孩子们揭开自然物与人造物的神秘面纱,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紧接着,朱敏老师为四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热胀冷缩》的课程教学。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下,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以铁轨缝隙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例,巧妙引入固体热胀冷缩的概念,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科学探究,学生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在实验演示阶段,朱老师利用希沃白板的直播功能,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实验,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让全场老师与学生一起见证物质的神奇变化,也加深了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来自南京市宝船小学的杨一帆老师通过一段节日灯光装饰视频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对电路学习的兴趣。随后,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了电池、导线的功能,并尝试将它们组合以点亮小灯泡。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们记录下了每一次尝试的过程。通过讨论电流的流动,他们逐步理解了闭合电路的重要性。对于遇到挑战的学生,教师提供了指导性的提示,鼓励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最终,通过引入新的挑战,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创新思维,还学会了与家人分享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果,深化了对电路基础的理解。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的张牧文老师精心策划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点亮小灯泡》课程,引领学生们探索电路的奥秘。以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为核心,课程巧妙地将电磁相互作用融入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闭合电路的真谛。通过观察、推测、实验,学生们不仅点亮了灯泡,更点亮了对电学知识的渴望。课程巧妙地将科学观念与探究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同时挑战他们用语言和图形描绘电路的奇妙。
在鼓楼区的教研活动中,四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落下帷幕,教研员张晨老师进行了总结。她对青年教师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期待他们提升专业素质,更新教学方法。张老师强调将教学策略融入课堂,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接下来,钱静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小学科学低年级新教材教学策略探究》的微讲座,分享教学中的宝贵经验。钱静老师在汇报中,深入分析了小学科学新教材的教学策略。她强调了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科学观念和态度责任的核心地位,并介绍了教材的新特点,如专门设立的科学思维单元和对探究实践的重视。钱老师提出了几项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图标促进学生思考、推行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张晨老师邀请江宁实验小学的张骏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基于科学论证的课堂教学》的精彩讲座。张骏老师深入探讨了科学思维和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重要性。讲座中介绍了“双螺旋结构”课堂和TAP论证模式,突出了证据和逻辑的核心地位。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科学论证重构学习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思维模型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感谢四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精彩课堂展示,他们的智慧和热情,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而努力。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再次共同探讨和分享,为鼓楼区的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撰写:张牧文
校对:郭永宁
审核:张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