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学>教学通知> 文章

体育组教研活动三

发布时间: 2015/12/31 0:00:00 3180次浏览 作者: jwc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授课教师:江宁实验小学 魏维

学习阶段

水平二

班级

人数

40

单元课次

6-2

教学内容

1.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2.游戏:绕杆接力

学习目标

1.知道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用脚内侧完成传接球,学会动作发力过程;50%的学生在规定距离内传球时,能将球传到队友可控范围内。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3.积极参与练习,用于挑战自我,体验分享足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

支撑脚的站位选择和击球时触球部位

教学难点

触球脚外展,脚内侧对准踢球方向

教学过程

学练

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心率/

准备部分

一、常规检查与导入

二、慢跑

三、热身活动

1.教师将学生带入上课场地,进行常规检查,宣布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一路纵队绕上课场地慢跑,跑动中做听数抱团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3.组织学生做热身操及相关热身活动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服装整齐,精神饱满

2.一路纵队慢跑,注意力要集中,听到教师信号反应要快

3.学生成四列横排,模仿教师示范动作

1

1

3

2

70

105

110

基本部分

一、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二、游戏:绕杆接力

三、素质练习:立卧撑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双人玩球,练习中学生尝试用脚的各种部位玩球

a.两脚左右拨球

b.跳起点球

2.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接球动作,通过小标签帮助学生明确脚的触球部位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双人触球练习,一人踩球,一人用左右脚尝试去找到正确的触球位

4.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双人传接球(间距2米)。着重体会脚内侧接球动作:支撑腿膝关节微屈,触球脚上前引球,将其带回脚下。左右脚分别尝试

5.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双人传接球(间距4米)。比一比:两人配合不失误的连续串接球的个数

6.组织传接球好的学生展示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要求

方法:四人一组,前后相距2米,一人完成绕杆往返后停好球至呼啦圈,迅速跑至对面与第二人交换,第二人继续。

2.第一次游戏,尝试练习;第二次游戏,尝试比赛;第三次游戏,进行比赛

1.组织学生独立进行单人的立卧撑动作

1.两人一球在场地中进行玩球活动,听到集合哨,快速停球集合

2.成示范队形,听教师讲解示范,根据标贴找准脚内侧触球的部位

3.两人一球在场地中进行触球练习,完成十次后交换

4.进入指定场地上练习,练习时,着重体会脚内侧接触球时的感受,左右脚都要尝试,体会将球“迎接”回脚下的感受

5.两人一球练习,认真配合

6.能用正确的脚的部位将球传出,并能将球接回自己脚下

1.分成4人一组的游戏小组,比一比哪组运球的速度,准确性更高

2.参与练习时,能体会分享球,合作练习完成游戏的乐趣

1.动作到位,节奏一致,比一比谁的动作最标准

10*2

1

1

1

1

1

3

10*2

1

1

2

1

2

2

3

100

110

115

120

115

110

120

115

结束部分

放松

下课

1.教师语言过渡,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放松活动

2.师生总结

3.归还器材,下课

1.四列横队,结合音乐节奏进行放松练习

2.回顾本节课学习情况,给予自己和他人正确评价

3.各组组长整理器材

1

1

95

85

场地器材

小足球:21个 呼啦圈:10个 扩音器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练习密度

35%左右

平均心率

110/

课后反思

“小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魏维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积极遵循邓小平提出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响应“足球进校园的”的号召,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掌握足球的技术动作和技巧,合理运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小足球——脚内侧传球

三、单元课次及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共三课次,本课为第二课次。 第一课次 初步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体验触球部位。 第二课次 复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传不定位球。 第三课次 组织脚内侧传球比赛教学,提高学生的足球意识。

教学重点:踢球时保持正确的触球部位。 教学难点:脚外转,脚内侧对准踢球方向。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足球是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一项用手以外的其他身体任何部位可以接触球的竞技运动,其特点是集体性和竞技性,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需要一个熟悉球性、在足球游戏玩耍中体验乐趣,这是学会踢球的第一步。提高学生的奔跑、弹跳、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是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基本练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凝聚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为脚内侧传球,在学习和掌握踢球技术时,必须把握三个要素:助跑、触球和跟随动作。每一种传球技术都要涉及到这三个要素。如果要寻找传球不准确的技术原因,只要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就可以解决。脚内侧踢球时,脚触球的面积较大,动作最基本、较简单、容易掌握,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明确脚内侧触球的部位。脚内侧传球是地面短距离传球最准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动作的掌握程度与准确性。

2.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12)班,该班的班风正,学习态度端正,组织纪律较强,有集体荣誉感,特别喜欢上体育课,更喜欢上足球课。由于刚刚接触足球,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1.脚内侧触球部位不准确。2.原地踢球、无球模仿较易掌握,但脚外传、脚内侧对准踢球方向掌握起来较难。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初步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让学生体验脚触球的基本部位。

3.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贯彻和执行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主要采用四类教法: 1.讲解与示范。 2.练习法。 3.游戏与比赛法。 4.评价学习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使85%的学生初步体验踢球时脚触球部位的动作,并在练习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同伴间的互帮互助的友伴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点评

一、体育老师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去理解体育技术的环节,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体现。本课以脚内侧传球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球操和快速跑练习作为辅助练习手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脚内侧传接球技术的同时也发展快速有氧跑能力。本节课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先以球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以长方形作为课堂组织队形进行传接球练习,充分利用了球场的宽度进行教学,学生有充分的自主练习和发挥空间,教师没有大范围的集中学习,而是积极走动点拨、纠正指导,大大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在最后的体能发展部分,教师利用接力跑帮助学生发展快速有氧能力。

本课教学组织过程流畅,各个环节过度自然,学习目标的指向清晰,教师端正的教态和学生的积极投入程度都让人为之一振,球操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结合足球充分进行了身体各部分各关节的拉伸和柔韧练习,特别是对腰部的热身部分很有新意。但是课堂中学生对所学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一,有个别学生脚触球的部位是用脚尖或拓骨部位而不是脚内侧部位,教师的纠错不够及时,这也与教师对以长方形队形列队的学生进行教学示范时,示范面的不足有关;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方法如果可以再丰富些的话相信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运动量也稍显不足,强密度均可以增加,最后的快速跑练习如果能结合球进行的话,能更好的彰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建议:1. 明确重难点,加强对技术细节的学习

2. 教师在发现错误的技术动作时应该及时纠错,避免错误动作意识深化

3.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