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一)
发布时间: 2018/4/18 0:00:00 1247次浏览 作者: jwc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一)
随着铃声的响起,雷娟老师执教的《母亲的恩情》下课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节课沉浸在深深的母爱之中,意犹未尽。这节课老师们普遍觉得上得比较细致,很成功。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课文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文章语言质朴,意境纯美,感情真挚。全文用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母爱,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雷老师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系自身的感受,体会母爱,感悟亲情。老师们课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语言渲染,感悟母爱
文中充满浓浓的母爱。雷老师从诗文入手,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恩情,字典上的解释是深厚的情义。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能理解,还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哪儿?体现在母亲的行动中、母亲的心理活动中,母亲的语言上。
师: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那片慈爱。把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同桌相互说说,各自的理解。
生: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这句话为什么特别感动我们?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把这句话好好的读一读。看看是哪些词语特别地打动了你!
生:我从“夜深了”体会到天已经很晚很晚了,可是母亲还没有休息,在帮孟郊缝衣服。
生:我从“一针针一线线”中知道,母亲缝衣服缝得很细心。
生:我知道油灯的光线很暗。
……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通过图文对照指导朗读和紧扣内心指导朗读:从“孩儿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母亲心里怎么样?(担心、难过、期盼、祈祷)。自然而然的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就体现在深夜为儿缝衣这一行动中,体现在对儿子的深深担忧中。再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这就叫恩情。这时学生便很容易领悟到古诗中母亲对儿子的恩情了。
二、朗读指导,入情入文
雷老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可谓不露痕迹,丝丝入扣。而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孩子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意,丰富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母亲对孟郊的关爱?
生: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师:为什么这里能让你体会到母亲的慈爱?
生:“第二天清早”说明母亲为了送儿子,老早就起床了。
生:母亲睡得那么晚,可是老早就起来了。
……
指导朗读
师:送儿送到村子口,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就要去远行,母亲有千言万语在心头。再听,她还会对儿子说什么?
指导想象说话。她( )说:“ 郊儿,( )”。
生:……
师:是啊,孩儿还未离开,母亲已经在盼着他早日归来。母亲舍不得孩子,儿子又何曾放心得下母亲呢!如此这般的母子深情,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依依不舍
生:骨肉情深,恩重如山、情深似海,痛痒相关
师: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感受孟郊和母亲之间那似大海一般的深情。(配乐朗读)
通过朗读,学生初步触摸文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前面的铺垫,再加上文字本身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通过朗读,在字里行间中,无一不拨动着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爱的琴弦。
附活动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