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活动(五)
发布时间: 2021/10/26 10:46:29 1883次浏览 作者: 何潇
“让学、会学、生生互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市优秀语文教研组展示
2021年10月21日上午,江宁区小学语文“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展示活动在我校金箔路校区成功举办。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吴勇老师协同来自全区各小学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了全景式展现校本教研的常态,本次展示活动分为交替进行的两次沙龙研讨和两位老师以“一课多磨”形式呈现的两节课。本次研讨的文本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轮沙龙研讨以“组内研讨,清晰目标”为主题,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李璐老师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进行了解读;陈亚运老师简要回顾了中年级学过的关于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陈瑶老师回顾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词语,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语文要素;李小平老师分享了她在研读教学参考书“单元说明”时的心得体会;虞桂萍老师对本单元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由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王宁老师文本的语言秘钥。
在第一阶段深入解读文本后,何潇老师带来了一教《圆明园的毁灭》。何老师以剪辑的圆明园视频暖场导入,同时解读了圆明园名字的由来。接下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围绕课题,课文写了哪些内容?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以课后习题为学习抓手,理清了课文的第2-4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何老师通过引读和出示圆明园布局的示意图,让学生感受到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进而进入课文第二个主话题的交流:“作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笔墨花的最多的就是建筑宏伟,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建筑景观来写?”在感受到圆明园建筑风格迥异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这些建筑景观的资料,进一步感受圆明园建筑风格的多元和作者选材的典型性。最后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通过朗读表达了圆明园宏伟建筑的惊叹之情。最后,学生自主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按课文内容填空”进行交流、订正。
第二轮沙龙研讨以“课堂观察,研讨提升”为主题,王宁老师、许慧老师回顾了学校教研从“让学”到“会学”再到“生生互动”的历程。黄存芳、高洁、戴宇航三位青年教师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从资料的运用时机、资料的针对性的角度进行了课堂观察。蔡文璨老师提出了自己对怎样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让“生生互动”得到更有效的落实的看法。
第二轮沙龙研讨后,魏兴芳老师带来了二教《圆明园的毁灭》。魏老师直接以圆明园名字的由来导入,沿用何潇老师梳理课文脉络的方法。魏老师引导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绘画、修改圆明园布局简图这样让学生学得更充分的方式,感受了圆明园布局的精妙。在通过“建筑宏伟”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部分,魏老师用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的方式取代了何潇老师出示部分资料的方式,同时也更着力于让学生去发现作者藏在字里行间的写作秘密。最后,基于学生课前完成的《补充习题》第三大题,魏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补充、修改。
在研讨与课例展示结束后,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吴勇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吴勇老师认为江宁实验小学这次“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展示”还原了日常的教研过程,从教材解读开始与文本和教科书编者对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进而带来教学复盘,两节课的展示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彼此成就。吴勇老师鼓励我们江宁小语人,用一种工匠精神做教研,落实在每一个可做的细节中,让教师收益,让学生收益,让教研成为一种心路历程。优秀教研组要能“团”住人,日常教研要有“过程”,课堂教学营造“场”,让教研成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基本方式。教研组抱成团,教研活动连成线,教研现场营造场,才能有真正的语文教研,才能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土,壮大语文教研团队。
活动最后,我校特级教师丁雪飞老师指出,“会学”自2015年12月申报江苏省教研重点课题后,我们由“让学”研究教师如何教走向学生如何学,“会学”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2019年下半年,特级教师刘志春校长提出了“生生互动”,这成为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更有效地合作的重要支点。刘志春校长最后结合本次研讨的课例,对“生生互动”理念在课堂中的进一步落实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解读。刘校长认为,课堂的精彩不在于教师表演抑或是水平的精彩,而在于课堂上面生成的精彩。学生相互补充、相互纠正,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撰稿人:何 潇
校对人:何 潇
审核人:许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