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组活动报道(七)
发布时间: 2024/11/7 15:46:39 33次浏览 作者: 张牧文
小幼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为推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2024年11月6日上午,江宁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幼衔接”学段融通专题活动。科学学科展示在优创空间。江宁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德云老师,江宁实验小学副校长张骏,教学与课程研发中心副主任李菲,以及江宁区各幼儿园、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机关幼儿园张路老师执教第一节大班科学展示课《神奇的空气》。张路老师在本节活动设计中,通过提出猜想,然后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工具来“捕捉”空气、验证空气的存在,在亲身体验中渗透科学的探究思维,让幼儿向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幼儿通过同伴合作、使用工具、表征记录的方式体现科学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给幼儿提供充盈的探究条件和广阔的探究空间,感知空气无处不在的特性。通过发挥每位幼儿的潜在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究的热情。
江宁实验小学黄璐璐老师执教第二节一年级科学展示课《借助工具观察》。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学会用感官去观察事物,也或多或少有过一些使用简单工具的体验,但对于规范使用工具进行更为深入的观察,学生还比较陌生和欠缺。黄璐璐老师在前一课《认识感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观察事物时,有时候仅靠人的感官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工具来进行更细致、更准确的观察。通过对比感官和用工具观察的不同结果,让学生体会到了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学习到了常见观察工具的使用方法,收获满满。
随后,两位授课教师和江宁实验小学王文娟老师围绕《幼小衔接视角下儿童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就如何在孩子们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三位老师首先分享了他们对于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科学教育的独到见解,强调了科学思维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研讨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如何设计互动式学习环境、如何利用游戏和实验来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如何评估和反馈孩子们的学习成果等。整场沙龙研讨活动充满了启发性,为参与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灵感。
最后,江宁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德云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刘老师以其专业的视角,首先对三位老师在小幼衔接主题下的精彩课堂表现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点评,肯定了老师们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创新和努力。接着,刘老师深入分析了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并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更侧重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小学的科学课程则开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从探索到系统学习的转变,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刘老师同时也提出,小幼衔接需要从多个维度全面做好准备。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等。刘老师的点评与总结,让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施行小幼衔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撰稿:张牧文
校对:郭永宁
审核: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