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三年级数学活动报导

发布时间: 2015/6/8 0:00:00 3536次浏览 作者: jwc

6月5日张福强老师执教《简单的数据汇总》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唯利康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唯利康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w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

1

2

3

……

11

12

人数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

1

2

3

……

11

12

人数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唯利康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新课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把数据分类、收集,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课前参与、课中体会、课后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课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出一种主动探索、全员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课后,我提供同年级中另外一个班的数据,让学生独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学生能感受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感知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中努力用课标中新理念指导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