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组10.21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 2015/12/31 0:00:00 3060次浏览 作者: jwc
三年级数学组10.21活动报道
一、张紫薇老师执教公开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杨康莉老师执教公开课《认识周长》
二、执教公开课老师谈教学反思。
三、组内教师评课议课。
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张紫薇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2、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说说它们的表面是什么图形?
2、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二、新课教学
(一)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学生说)(左右板书:边、角)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二)验证假设,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请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验证刚才对长方形特征的假设。(数、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结果写在你手中的长方形上)
1、现在四人一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找书本帮忙。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2、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小朋友亲自动手观察,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谁来向全班小朋友汇报你们一组讨论的结果?
3、指名汇报:
(1)(指名说)第一个有几条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数)那小朋友帮我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拿张长方形纸演示)果然,长方形有4条边,所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2)(指名说)第二个边的特征。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这种具有相对关系的边,我们就叫它们是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大家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教师演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板书方法:折。)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很有趣哦!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4)(指名说)第三个有几个角。提问:长方形有4个角,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演示数)。果然,长方形有4个角。Verygood!
(5)(指名说)第四个角的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学生说,教师板书:比)好,我们来比一比(教师演示)。
4、我们的小朋友真是棒,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哪些啊?我们一起说,语句说完整。(教师板书)
5、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长,用英语怎么说呢?(教师出示英语卡片:length领读)宽,用英语怎么说呢?(教师出示卡片:width领读)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教师拿出长方形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长宽,再幻灯演示长长宽宽)
6、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吗?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就要来认识正方形特征。老师这儿有一张正方形纸片,你们有没有?(没有,只有长方形纸片。教师把正方形纸贴上黑板。)谁会动手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2、学生演示。你的手儿真巧,老师告诉大家,他变的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为什么说它是正方形呢?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还是分小组研究,先把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照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变成正方形,再用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得出结果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教师巡视指导)
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
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
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教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1、我们来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指名说: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条什么?(线段)我们说,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3、说明: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一些练习,来考一考大家有没有都掌握了。
1、第一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
你找到了吗?找出来了哪几个?你为什么认为它们都是长方形呢?
老师提醒大家,只有全部符合报告上四条特征的才是长方形。
2、第二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
你找到了吗?你找到了哪些?为什么认为这些都是正方形?
老师提醒小朋友,一定要满足报告上有关正方形的所有特征才可以断定它是正方形。
3、举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家是和他们交上好朋友了!
四、课堂小结
回顾一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活动过程,我们是怎样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拓展延伸
|
|
|
|
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张紫薇
一、创设学习活动情景,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探索的场所。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和“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小组的活动,让学生在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舞台。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在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
三、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将研究图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为这节课的重点。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在学生得出长方形的特征后,紧接着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然后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课程结束时,我又一次引导学生回顾了这节课研究图形时所采用的方法,并且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并且能利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杨康莉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图形的周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线、卷尺、图片、计算周长表格等。
学具准备:直尺、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构模型
1、以游戏话题谈话引入,课件演示喜羊羊绕水塘跑一周的画面。提醒生注意观察喜羊羊跑过了哪些路线。动画演示跑过一圈的路线。接着演示美羊羊绕另一水塘跑一周的动画。
提问:如果它们以同样的速度绕各自的水塘跑一周,谁先回到起点?为什么?
2、引入“周长”,提示课题。
水塘一周的长度,就是水塘的周长。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数学新朋友——周长。
二、尝试探究,认识周长
1、出示各种图片。学生观察。
这些图片都认识吗?它们的周长在哪里?
2、指出图形的周长。
先抽生演示指图形的周长,老师引导明确从起点出发走一周回到起点。再让每生选三个图形指出它的周长。
3、找身边物体的周长。让学生找然后汇报。
5、变式练习,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谈话:我们找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是不是所有图形都有周长呢?
(出示“下面图形是否有周长”和“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否标对了”两道题)
4、理解周长的含义。
你认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抽生试说
看书上描述的概念同时板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三、合作探究,强化理解。
置疑: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
抽生说方法。
2、小组为单位测量周长,填在表格里。
3、汇报方法及结果。引导发现方法的多样性。
四、学以致用,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完成、汇报、讲解。
五、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杨康莉
认识周长一课,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初次接触比较正式的概念课,“周长”虽然学生的生活中也有所听说,但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还是第一次。更何况这帮学生只是二年级,整整跨越了一个学年段,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我分为五个环节来授课,一是创设情境,感受周长,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提供实例,进一步认识周长;三是引导探究,测量周长;四是应用周长,解决问题;五是课堂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
在讲授这节课之前我认真思考这节课的重难点,还是放在对周长的含义的理解上。虽然学生很容易知道周长就是物体一周的边线的长度,但要对它形成一个清晰地表象还需要分开、一步步来进行。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周长时从描边线入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等感性认识来充分感知周长。初次接触概念课,为了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我允许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对周长的了解。
从授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边线和一周的理解比较到位,但周长的定义到底是学生在感知后自己总结出来还是老师直接说出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这节课上还是有老师总结出来比较好,学生都明白都理解,但是学生肯定会表述不当,在表述上造成很多障碍,浪费了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在感知周长这个环节,更应该再让学生有更多感知的具体情境、具体事例可能认识更深刻。
在练习时,我设计了比较两不同图形的周长,对于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如何得出它的周长来,我让学生观察、充分思考,不少学生能想到“数点子法”、“平移法”真不错。但对于一些不规则图形,有些学生还是容易受到面积的影响。
本节课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演绎上,肯定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多提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