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五年级备课组活动报道(八)

发布时间: 2016/12/22 0:00:00 2224次浏览 作者: jwc

五年级备课组活动报道(八)

12月21日,是我们五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日。听一节好课,往往如沐春风,于自然之境处赏心悦目;又如听一首好曲,于境高远处叹意犹未尽。这一天,王远明老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老师们听后感慨颇多,以至课虽结束,仍忍不住时时回味:古诗原来可以这样学!评价语原来可以这样说!师生原来可以这样诙谐幽默地交流互动!

王老师有着深厚的古诗词功底,其学生也受影响不小,在课前古诗交流中,学生显现出对古诗词积累之多。老师整洁而又美观的板书给学生以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再加上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也当然是不成问题的。反复配乐诵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感,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意境。

王老师风趣幽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理解词的意思;讲透“醉里吴音相媚好”、“亡赖”等这样的难点,给学生以明晰的印象。尤其是对“醉”的诠释更是别具一格。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 本课,“醉”之一字,是“词眼”,活了一首词,让人陶醉于这田园村野之乐,更活了一节课,让人沉醉于这行云流水之美。

初解,学生对“醉”的理解是:白发的老公公和老婆婆饮酒而醉,教者并未深究对错,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红色的“醉”,然后接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生活美好,弄点酒喝,可以是饮酒而醉,但是“醉”在这里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继续向后读,或许你会对它有更多的理解。”

紧接着,王老师似乎放下了这个“醉”字,只一心带领着学生亲近“大儿、中儿”,体会他们的孝顺、勤快,感受“茅檐、小溪”的乡村美景,扎扎实实地实施了第二个环节——“明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在这首词中,辛弃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画面?然后,又领着学生进入了第三个环节——“悟情”,在了解辛弃疾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来感悟:这首词,到底表现了辛弃疾怎样的情感?

此时,王老师突然话锋一转: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醉”字,除了饮酒而醉之外,你对它还有什么理解?

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老两口夫妻恩爱,儿子孝顺可爱,他们陶醉与这样幸福的时光;虽然他们居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房,但是他们家庭和睦,居住的地方又非常的美丽;他们醉心于这没有纷争的悠然恬静的生活……

本课教学中,王老师并没有纠缠于生字词的逐句解读,也没有将满腹经纶一一告之,而是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在学生独立解读的基础上,再利用教学挂图,引导学生看读、读图,通过对画面细致地观察,形象地描绘来丰满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心境。

我想,这就是魅力课堂了吧!教者将其教育智慧、教育思想融入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并通过语言,艺术地表达出来,吸引了学生。这无形的磁场正是来自教者这独具的教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