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活动(四)
发布时间: 2018/10/18 0:00:00 1104次浏览 作者: jwc
江宁区小学语文“朗朗读书声 浓浓语文味”课堂展示活动
2018年10月17日江宁区小学语文“朗朗读书声 浓浓语文味”课堂展示活动在江宁实验小学报告厅二楼隆重举行。江宁区教研员周爱华老师,江宁实验小学刘志春校长、江宁实验小学丁雪飞副校长莅临指导,聆听了高洁、陈瑶、李璐三位年轻教师的展示课。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市、区各小学近100名小学语文教师。 第一节课由高洁老师和二(5)班的孩子们带来《敕勒歌》。课前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诵读《弟子规》,孩子们精神抖擞、摇头晃脑,整个会场被孩子琅琅的诵读生环绕。二(5)班是高老师自己的班级,孩子们训练有素,一句句师生对口显示出班级孩子优秀的常规。课堂中,教师特别注意孩子朗读的指导,除了教师充满意境的范读,教师还通过图片、语言的渲染为孩子创设诗歌朗诵的意境。孩子们向前面看一望无际,向后面看一望无际、左边看也……这就叫作“野茫茫”,“如果你是草原上的牛羊,你能告诉老师你怎么长得这么肥、这么壮吗?”孩子就化身一只只小肥牛、小肥羊,与文字在诵读中融为一体。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再读一读,就在这样愉快的诵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浓浓的语文味。
第二节课由陈瑶老师和五(11)班的孩子们带来《黄山奇松》。课前五分钟,精彩你我他,学生走上讲台,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向全班汇报。课堂上,孩子们展现出了深厚的朗读功力,他们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精神风貌为之振奋。“你从哪里看出迎客松姿态优美呢?”孩子们在朗读中找出关键词,在品读词句中感受这份形态的美。我们祖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很多看看它怎么写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教师在教学“枝干遒劲”时,先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劲”字所包含的力量,再通过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更加深入了解,最后再落实到朗读,用朗读表达理解,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彰显浓浓的语文味。
第三节课由李璐老师和六(12)班的孩子们带来《牛郎织女》,《牛郎织女》这一课的设计以训练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能力为核心,从多种视角引导学生叙述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倒叙、插叙等叙事知识,在朗读训练上,本课多次运用了引读手段,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民间故事的相关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重点段落上还采取了个别指导,在学生已有的朗读基础上加以提醒,引导学生揣摩故事中人物心理,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一直践行国学经典,做儒雅的师长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元素,点燃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她就是六(7)班的语文老师虞桂萍老师。三节课后,她所带的班级为大家现场诵读《岳阳楼记》。没有化妆,没有舞台服装,六7班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是他们日常的一个诵读,但是足以让我们感动!
诵读展示完毕,丁校长为我解读选课初衷。琅琅书声,朗朗乾坤。丁校长强调,诵读让孩子孩子的语文学习走得更远。统编版教材古诗文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升,以《敕勒歌》为例,低段古诗教学,要学会用想象的教学策略。《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景物之美,朗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关键字词上。《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让孩子在直白的语言,学习和感受讲述的方式。朗读,不是舌头的运动,而是心灵的运动,用声音、激情点燃孩子。
紧接着由江宁实验小学许慧老师为我们开展《生命因诵读而丰富、高贵》的讲座。诵读,在儿童的语言习得和精神发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诵读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儿童的语感培养,语言材料积累的有着直接的作用。诵读是对儿童童真的唤醒和童心的激活,诵读能提高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许老师娓娓道来,不仅向我讲述了诵读的意义和价值,也向我们展示了江宁实验小学落实学生诵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
最后,江宁区教研员周爱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精彩点评。就课堂中朗读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怎样指导等进行了说明和解答,进一步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正如周老师在最后引用《诗·大序》里的一句话,“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