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综实教研组活动四
发布时间: 2022/12/15 15:38:44 367次浏览 作者: 徐小明
信息综实教研报道四
随着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全息教育系统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整合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促使数学学科的教育更上一层楼。2022年12月15日上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开展了推广重庆巴蜀小学成果实际研训活动。作为新技术的先锋部队,我们信息组齐聚会议室,共同观看研训活动。
首先,老师们观看了视频《未来从雨花出发》。接着,是由南京市软件谷小学的徐嘉琪老师带来的信息科技研究课《人工智能——让小飞能听会说》。这节课以人工智能中“小飞”这一智能语音助手为火炬,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教学中点燃编程之火、创新之焰,生动展现了以智能教学平台为媒介,以智慧化教学方式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启智赋能的智慧课堂新态势。在教学中,徐老师积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把时间还给学生,以任务驱动为中心,跨学科融合知识教学,使师生乐教乐学。通过时光穿越的情境设置,以“感知、体验、实践、展示”为主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人机对话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人机对话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课是来自南京市小行小学陈婷老师执教的数学实践课《复式统计表》。陈老师以真实情境导入,从生活问题“牛奶怎么选?”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复式统计表收集、整理、分析不同维度的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
活动第二部分是建邺雨花小组推广应用学校以视频的形式,围绕成功推广,聚焦学习场景的变革,介绍学校的校本化实践。5所推广应用学校从巴蜀小学“学科育人”思想出发,深入理解成果在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中“内容的贯通化”“教学的项目化”“评价的情境化”的理念,切实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带动学校管理机制、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校本研修、课题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学校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南京市软件谷小学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相遇未来:小学“实景课堂”系统建构》为依托,开设面向学生的“实景课堂”,依托真实场景和互联网技术,将自然和社会环境适时引入课堂,通过“实景”交互体验式教学,改变学习认知方式,实现多元智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在“实景课堂”上,教师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打通时间和空间的有效间隔,扎实推进减负增效,促进学习力的生长。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以《L-O-V-E路径下“三位一体”实践育人行动》为题进行了介绍,雨花台区外国语小学从《玩学融通:儿童本位的项目化课程建构与实施》进行了校本化实践的展示,小行小学介绍了《“创行者”教师团队的育人实践》;南京市软件谷第二小学结合《学科育人视域下的学习方式新样态实践》进行了展示。
活动第三部分是交流与分享环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的吴姣主任分享《儿童的可能:学习场景的革命》,以场景观照人的内心,构建了重在深度学习的教室学习场景、重在对话的校园学习场景、重在生活实践的沉浸式学习场景,让每个学生在场景中找到最合适的生命生长状态,打开视野、学会思维、学会表达、学会创造,让每一位孩子内心丰盈、勇毅笃行,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儿童的成长的可能性的边界在不断延伸。
南京市软件谷第二小学吕燕主任的讲座《阅读,还可以这样——全息场景中的阅读学习实践》分享了学校基于校情和办学追求,遵循“空间即课程”的理念,以丰富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学生建构了开放的、多样态的阅读学习全息场景,协助学生用网络、语言、思想联结世界,最终实现“卓尔不凡”、创意发展。
活动最后,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张红校长希望各校能聚焦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的建构,努力尝试让学生置于焦虑和心流的边界上,产生最佳学习体验,让学习场景更具沉浸感、交互性、趣味性、跨学科和创新性,并借助这场市级研训活动展示成果、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是做的哲学,所有的探索,都从追问开始;所有的追问,都以实践回应。我们推广应用学校从“学科育人”思想出发,深入理解成果在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中“内容的贯通化”“教学的项目化”“评价的情境化”的理念,切实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化学校文化建设,更好地实现学校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徐小明
校对:谭 慧
审核:樊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