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引领下加法模型课型探索
发布时间: 2023/2/20 11:36:41 4133次浏览 作者: 陈慧
小学数学新课标引领下加法模型课型探索
数学教研组活动报道(一)
为进一步领会2022版数学新课标精神,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探索,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2023年2月17日,我校承办了江宁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6位优秀青年教师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优质课堂。担任本次赛课的评委有教研室周善伟老师、天景山小学梅玉华老师、潭桥小学李柱俊老师、开发区学校王宁静老师、晓庄附小满慧老师。
本次比赛的课题是《加法数量关系》,加法模型是2022版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新增的内容,表示总量等于各个分量之和,或者分量等于总量减其他分量。比赛中,6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围绕着新课程引领下加法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百花争艳”的数学课堂。
六位参赛教师紧紧围绕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点,从实际生活出发,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参观紫金山天文台、元宵节在夫子庙看花灯......新课标知识悄然而至。学生通过解读简单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出发,初步探索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观察、提炼、总结,用数学的语言“总量”表示整体,“分量”表示部分,明确了加法模型数量之间的关系。
来自东山小学的丁羽老师,将加、减法数量关系同时推进,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帮助学生整体建模。同时渗透了虽然分量+分量=总量,但这个总量对于另一个量来说可能还是一个分量。例如:星期六上午参观天文台的人数=上午的中小学生人数+上午的成人人数,这里的总量“星期六上午参观天文台的人数”对于星期六一整天参观天文台的人数来说又是一个分量。
来自月华路小学的高颖老师,在问题情境里,引导学生发现了减法也可以用这一模型来解释,即“分量=总量-分量”的数量关系,只要把其中一个分量作为未知量。从而意识到原来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加法模型解释,感受加法模型的普适性,体现了加法模型的生活价值。
来自科学园小学的黄志莉老师,对教材整体把握更好,教学设计深入浅出,“总量”“分量”等出现的更自然。学生自由提出5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并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研究。学生自由表达总量、分量关系,有用画图式、把长方形平均分、画线段图、文字表达式、集合圈式,生生互动,明确了分量的大小不一定一样。老师还对练一练的题目进行了变式改编,知道了总量求分量(求卖出的本数),请学生列式,学生口中题中数量关系也出来了。教师追问:这里求谁的本数,也就是分量,这时又用什么方法?自然引出减法的数量关系。最后出示线段图题,有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总量还可能变成下一个关系中的分量,分量可以不止2个,由此不断的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来自上坊新城小学的衡华丽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由一个例题引出几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来自文靖东路小学的朱士清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层次丰富,语言严谨,思路清晰,注重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启发。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课堂气氛活跃。朱老师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层层剖析加法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对分量和总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而透彻的理解。
来自百家湖小学的徐翀老师,教态亲和自然,语调优美灵动,语言简练不拖沓。她亲切的微笑感染者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设计丰富有层次,紧紧围绕总量与分量解释每一个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自动生成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一次竞赛,一次成长,此次活动既为参赛选手搭建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博采众长的机会。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唯有辛勤耕耘,才可硕果累累;唯有思考创新,才可异彩纷呈。百舸争流,千帆竞技,教师要在教学中多一点创新和思考,方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撰稿:赵慧凤、吕梦婵
校对:陈慧
审核: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