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教学 引领思维进阶——“江宁区-浦口区”小学数学“金陵微校进校园”专题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 2024/5/12 20:46:48 1011次浏览 作者: 教务处
春风荡荡,春日熙熙,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为推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金陵微校”学习场景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推进“双减”政策在课堂上落地生根,2024年5月8日,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金箔路校区成功举办了“江宁区-浦口区”小学数学“金陵微校进校园”专题联合教研活动。江宁区电教中心副主任周行满,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张久娟,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范广杰,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浦口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华松,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程林,校长王宁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报告厅和录播教室两个场地同时举行,共八节课,以下是报告厅进行的四节课: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的韩九洲老师执教四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首先,回顾三角形可以通过简拼和测量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着学生提出可以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借助金陵微校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在方法的讨论交流中凸显分割法的优势,并借机出示6个不同的四边形,发送至学生平板,批注展示分割法。然后,学生在学习单上用喜欢的方法研究五边形的内角和,学生依次汇报后5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并对这方法进行分类,然后利用金陵微校GGB动态演示,发现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观察推理,探究了多边形边数、分成的三角形个数以及内角和的关系。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的史玥琪老师执教三年级《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首先,借助孙悟空分桃的故事记趣导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分数中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接着,进行活动探究,当一盘桃有2个,有4个时,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教师追问,引导学生发现,无论这盘桃的个数有多少,都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然后,用金陵微校平台创造喜欢的几分之一,在汇报、观察、比较中发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有趣生动的智慧大闯关,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巩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星。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的吕梦婵老师执教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首先,教师发布作业一,学生在平板上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哪个面积更大,选择4份作品请学生讲解,并借助直观视频梳理不同的比较方法,揭示转化的策略。然后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提出了关于“转化”,可以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什么要转化?怎么转化?教师搜集了几组丰富的素材,围绕关键问题,说说转化策略是怎样体现的。接着,发布作业二,判断素材中是否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最后,学生发表观点云,表达这节课的收获。
第四节课由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的陆瑶瑶老师执教五年级《圆的面积》。首先,出示一个圆,回顾已学知识,提出今天来探究圆的面积。接着,借助方格纸,探究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倍数关系,学生在学习单上算出相应数据,拍照上传,通过观察数据,提出猜想: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然后,操作验证,感悟转化的思想,将圆通过分割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借助软件感受了数学的极限思想,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边就越直,就越接近真正的图形。最后,总结深化,得到结论:圆的面积是圆半径平方的Π倍,通过回顾反思,自主评星结束了本次圆的探索之旅。
与此同时,录播教室活动也进行着,以下是录播教室的四节课: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金中浦口分校的李兆刚老师执教三年级《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通过一个小调查,问学生是怎么理解二分之一的,使用金陵微校拍照上传的功能,进行现场统计,根据学生调查的结果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接着,由扶到放,让学生用12根香蕉创造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悟分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倍数关系。李老师注重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出题、解题、互相点赞,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加激励了学生的情感。全课一气呵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巩固。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的马文馨老师执教三年级《面积单位》。课始,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前长度单位的学习过程,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接着通过金陵微校互动展示功能引导学生发现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的统一单位比较合适。马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一系列活动,在“找—比—想—围—站—数”的过程中,直观体会和发现了物体的表面大小,在学生的脑海中充分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把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个课堂,是教学中学生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放了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这个理念在这节课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的周昕老师执教五年级《圆的周长》。通过金陵微校微课演示功能,归纳出用“绕绳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把这两种方法归纳为“化曲为直”,有意识地渗透了数学的化归思想。整节课通过“数学实验,观察推理,古人智慧,现代科技”一系列活动,其中还适时适度地让学生动手实际测量,使学生圆满地发现了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师生之间,配合默契,知情交融;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切磋提高。周老师还特别注重对学生数学文化的渗透,一边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边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真是春风化雨,回味无穷的一节课。
第四节课由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的魏星老师执教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化曲为直、化零为整、化薄为厚”的学习方法。清晰的教学目标,不断追问学生对转化有什么新的感受、体会,深入讲解核心问题,有效的课堂管理,合理的教学评价,引领精彩的课堂互动。同时学生的表现也让在座的老师眼前一亮,大家感受到实小学生素质高,做题规范,思维敏捷。还有金陵微校的拍照及批注、火花学院平台转化视频及平台抢答等一系列功能的系统使用,使得课堂精彩纷呈。
八节课后,参会老师们齐聚报告厅,听取了两位专家对八位授课教师的点评。
华松副校长听了报告厅的四节课,从“金陵微校”平台可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对四节课的内容做了点评,并结合四个方面积极推广“金陵微校”这一平台的使用:一、金陵微校平台利用南京基础教育的优势,结合生态级内容,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体系;二、资源的整合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三、构建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四、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江苏省特级教师范广杰听了录播教室的四节课,点评这四节课有共同的特点:清晰的教学目标,深入浅出的讲解,核心问题的引领,精彩的师生互动,有效的课堂管理,合理的教学评价,“金陵微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四节课也各有特色:李兆刚老师借助小调查进行统计,高效简约;马文馨老师设计多种活动,学生充分感知;周昕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文化;魏星老师充分表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
学海无涯,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江宁实小的老师们将不断探索金陵微校平台,将技术赋能教学,不断探索、灵活创新,不断引领学生的思维进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撰稿:贝先慧 吴天生 徐 芬
校对:陈 勇 郭永宁
审核:程 林 王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