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四月教研一
发布时间: 2025/4/9 18:22:20 12次浏览 作者: 陈郸
体育组四月教研一
2025年4月8日施凯超老师在大街校区执教五年级体育组内教研课,以下是施凯超老师教研心得: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的动作规范。通过观察和测试,约80%的学生能够在听到发令信号后快速起跑,且动作较为标准。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预备"姿势时臀部抬起过高或过低,影响起跑效果,需要在后续教学中重点纠正。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 分层教学效果显著: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设置了不同起跑距离的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训练,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 游戏化教学提升兴趣:通过"起跑接力赛"等游戏,将技术练习融入竞赛情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技术动作,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3. 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利用平板电脑录制学生动作,即时回放并对比标准动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技术要点,这种可视化教学手段效果良好。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缺乏个性化的辅导策略,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产生挫败感。
2. 安全因素考虑不周:在分组练习时,场地安排略显拥挤,存在轻微碰撞隐患,需优化场地布置。
3. 理论讲解时间过长:前期的技术讲解占用较多时间,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后续可尝试更精炼的语言配合示范。
4. 反馈机制不完善: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未能全部及时纠正,需要建立更系统的反馈流程。
四、改进措施
1. 实施差异化教学:
- 为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设计辅助练习(如分解动作练习)
- 安排小组长协助指导
- 设置阶段性达标标准
2. 优化课堂组织:
- 采用轮换练习站点的形式
- 增加标志桶划分活动区域
- 明确练习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下一单元的教学中,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 对本次课未掌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将蹲踞式起跑与加速跑技术相结合教学
3. 通过更多比赛情境的创设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4. 定期检测学生动作改进情况
本次教学实践表明,蹲踞式起跑作为短跑项目的基础技术,需要循序渐进地教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切实提高运动技能。
撰稿:陈郸
审核:樊玉蓉
校对:程林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