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学> 文章

上元大街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报道(7)

发布时间: 2025/6/4 16:40:11 29次浏览 作者: 吕超群

三数备课组活动报道(7

2025523日,我们年级数学备课组在5)班开展本学期第7次备课组活动,主要是听课研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希望通过研讨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策略,并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趣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备课组首先集体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统计与概率”领域对第一学段的要求,明确三年级学生需达到的目标:  能用简单方法(如画“正”字、表格)收集数据。学会用复式统计表整理数据,并能从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数据的作用。  

章老师创设性地提出认识我自己的活动单,学生利用周末填好学习单上的内容:我的生日、我的身高、我的脚长、我的一庹长等,包含了这个单元涉及到的测量内容。第一课时出示过集体生日选在哪个月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产生调查收集数据的需要,紧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本组同学的生日月份”,用画“正”字记录,再汇总成全班统计表。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再进行整理与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哪个月生日人数最多?”“是否集中在某个月?”等,培养数据敏感度。  

备课组围绕如何避免教学停留在“填表技能”,而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何统计”和“如何用数据说话”。经过热烈讨论,备课组达成以下共识: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如运动会、午餐偏好)中取材,增强统计的真实性。  避免直接讲授统计表,而是让学生先经历“混乱数据—分类整理—表格呈现”的全过程。  设计开放式问题(如“从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关注思维而非答案唯一性。  

本次研讨不仅厘清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的教学框架,更通过案例碰撞出多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的新思路。接下来,备课组将落实研讨成果,设计分层实践活动,并在年级内开展教学观摩,进一步优化统计教学的有效性。  

 

32a9fbbb603edeb7e490399aa1e28fe.jpg    f1c5b54a621e8de0327fb17e75b89f7.jpg  6416fbeb248c57a982569a6dbcce7e9.jpg

                                             撰稿人:吕超群                                                   校对人:冯娟                                                   审核人: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