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信箱
  2. 微信服务
  3. 掌上校园
  4. 校园视频
  5. 教育云盘

活泼泼的语文,活泼泼的课堂

发布时间: 2025/10/12 21:29:17 12次浏览 作者: 张沁心

活泼泼的语文,活泼泼的课堂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落地,让语文课堂真正贴近儿童成长需求焕发生命活力。2025年9月16日上午,“活泼泼的”课堂——优秀教研成果推广展示活动在江宁实验小学上元大街校区举行。本场活动由《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江宁区教研室主办,江宁实验小学承办。《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社主编杨文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吴勇,江宁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程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实验小学校长王宁,我区各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江宁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图片6

图片5

图片4

活动伊始,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吴勇老师首先肯定了江宁实小教学实践探索,对“活泼泼”的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吴特提出“活泼泼的”课堂是在情境上活泼泼的,任务上活泼泼的,探究过程活泼泼的,在评价上也是活泼泼的。所以活泼泼的课堂是有生机的、有活力的。吴特的发言为后续课例奠定了基调,其观点提纲挈领,堪称点睛之笔。

图片3

接下来是课例展示环节,第一节由区优秀青年教师陈亚运执教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整堂课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为主线,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打开秋天的大门,走进一个充满色彩的语言世界。课堂中,教师注重朗读与想象相结合,学生在轻柔的范读、个性化的试读中,感受秋雨的温柔与神奇。通过圈画颜色词、品析关键字、动作模拟等方式,学生不仅理解了“五彩缤纷”的丰富含义,更在银杏“扇哪扇哪”、枫叶“飘哇飘哇”等动感语言中体味到文字的节奏与画面感。语言运用环节更是亮点频出。学生仿照课文句式,创作出了许多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句子,并亲手书写在秋天主题书签上。这一设计既巩固了语言积累,也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语用跨越,真正让语言“活”了起来。

第二节课由区优秀青年教师邱月执教五年级课文《猎人海力布》。课堂以“争做民间故事传讲人”为任务引领,从词语复习快速切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厘清故事脉络。随后,教师引入“小爱同学”AI讲故事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创造性复述的密码:变人称、调顺序、加细节、融情感。在充分的示范和小组合作中,学生纷纷以龙王、小白蛇、乡亲等不同身份展开讲述,融入丰富贴切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化表达,课堂气氛热烈活泼。过程中,学生依托阶梯式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与互评,真实做到了“讲有方向、听有目标、评有依据”。整节课紧扣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的“变”与“不变”,既体现了语言运用与思维训练的深度融合,也实现了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自然渗透,充分展现了我校“活泼泼的课堂”理念下学与教方式的积极转变。

图片1

第三节由区优秀青年教师宋赛成执教五年级习作课《“漫画”老师》。课堂伊始,宋老师巧妙运用AI技术,生成了数幅特征夸张的教师漫画,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在“猜老师”、“起外号”的趣味互动中,迅速抓住了漫画艺术“抓住特点、大胆夸张”的精髓,并立志成为一名“文字漫画家”。随后,课堂进入了核心环节。学生们首先为自己要描写的老师起了一个个极具特色的“漫画名”,如“千里眼”老师、“风火轮”老师,巧妙完成了人物特点的精准定位。接着,他们围绕特点,选取具体事例进行片段写作。在作品展评环节,宋老师通过一篇精彩的范文,引导学生品析何为“漫画式语言”。AI根据范文即时生成的漫画图像,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最后,学生们手握“评价表”,化身“文字漫画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二次打磨与修改,努力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图片2

三节课后,方梅老师作了题为《江宁实验小学“活泼泼的课堂”语文课堂介绍》的专题讲座。方老师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缺位”“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出发,系统介绍了我校构建“活泼泼课堂”体系的探索历程。她强调,“活泼泼的课堂”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活泼,更是教育理念的回归——让知识活在真实、开放、温暖的情境中,实现知识与生命、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3228/output_1.jpgoutput_1

方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我校提出的“四动四学”教学模式(激发主动、共创活动、交流互动、彰显灵动)以及“十小学习样态”(小眼睛发现、小耳朵倾听、小嘴巴问辩等),并通过大量课例和活动照片,生动展现了我校在跨学科学习、AI助学、实践研学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3643/output_1.jpgoutput_1/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3401/output_1.jpgoutput_1

/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3712/output_1.jpgoutput_1

/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3730/output_1.jpgoutput_1

/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3750/output_1.jpgoutput_1

在随后的沙龙研讨环节,《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杨文华主编,江宁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程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实验小学校长王宁,许慧主任以及三位授课教师邱月、陈亚运、宋赛成共同围绕“何为真正的活泼泼课堂”“如何落实教与学的转变”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程林书记指出,“活泼泼的课堂”是基于学校20多年课改积淀提出的,其核心是“让每一个儿童获得生动的成长”。王宁校长从操作层面介绍了“四动四学”模式如何在课堂中落地,强调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和共创者”。许慧主任指出“活泼泼的课堂”是尊重儿童的课堂,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而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创造。

三位上课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课例进行了反思与分享。邱月老师以《猎人海力布》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创造性复述中融入情感与传统文化;陈亚运老师执教《秋天的雨》,聚焦语言表达与想象力的激发;宋赛成老师则在《漫画老师》习作课中,通过AI生成漫画激发写作兴趣,体现“写作即表达”的教学理念。

/Users/octoberzhang/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917215159/output_1.jpgoutput_1

杨文华主编在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江宁实小的探索,他表示:“‘活泼泼的课堂’是对应试教育枷锁的一种突破,是对儿童生命活力的真正尊重。这是一条值得持续走下去的路。”

“活泼泼的课堂”是我校长期探索形成的教学理念,其本质是回归生命、立足儿童、激发创造的课堂。它不仅体现为教学方式的革新,更彰显出教育价值观的深层转变——从“分数导向”走向“素养导向”,从“教师主导”走向“儿童立场”,从“知识传授”走向“生命对话”。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活泼泼的课堂”实践研究,推动语文教学实现从“教课文”到“教人生”的育人跨越,让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真实成长、自由表达、活泼生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命的主人。

撰稿:许慧芝 张沁心

校对:蔡文璨

审核:程林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