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探本真,共研共促助成长
发布时间: 2025/10/12 21:32:44 66次浏览 作者: 张沁心
深耕课堂探本真,共研共促助成长
——江宁实验小学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一次沉浸式课堂展示,一场高浓度思维碰撞。2025年9月30日,江宁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以四年级课文《麻雀》为载体,开展深度教研活动。活动由蔡文璨主任全程主持,青年教师韩宇尘带来精彩课例,区教研员周爱华老师莅临指导,许慧主任参与交流,青年语文教师在“课堂观摩+有序研讨”中,共探语文教学本质,也见证青年教师在语文学习共同体中的磨砺成长。
课堂回眸:韩宇尘老师深耕文本,落实“写清楚”要素
韩宇尘紧扣《麻雀》所在习作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核心语文要素,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
韩老师先引导学生梳理“小麻雀遇险—老麻雀拯救—猎狗退缩”的故事脉络,提炼“拯救”这一核心关键词;再带领学生品词析句,深度走进文本情境: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中,捕捉场景的紧张与凶险;从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中,体会其为了幼子直面危险的坚定与果决;从“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叫”中,读懂恐惧与无畏交织中的伟大母爱。

课堂尾声,韩宇尘老师巧妙总结写作“金钥匙”——将“看到的”(动作、姿态)、“听到的”(声音)和“想到的”(联想、感受)结合,就能把一件事写清楚、写生动,让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情感熏陶自然融合。
研讨升华:有序交流,锚定教学优化与青年成长
课堂结束后,研讨环节在蔡文璨主任的主持下有序展开,发言顺序依次为区教研员周爱华老师、许慧主任,最后由蔡文璨主任总结点评。
首先,区教研员周爱华老师以“回归教学本质”为核心,率先给出专业引领。她高度认可韩宇尘老师在教学中思路清晰、基本功扎实,充分落实语文教学基本要求,同时结合课堂细节强调关键方向:让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长”起来,避免生硬灌输,需依托文本理解自然渗透;让词语不离开课文语境,要结合老麻雀面对猎狗的情境解读,而非仅讲字典释义;让字走进儿童心里,放缓识字、朗读节奏,让学生真正理解字词背后的情感;不破坏文本情境,避免为分析而破坏文本整体性,遵循学生学习领悟的规律,让学生能在读中感受形象特点。
随后,许慧主任结合教学实际补充交流,许主任表示:“今天韩宇尘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落实,也让我们看到青年教师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把控上的进步。后续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坚持以文本为依托,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语文学习既扎实又有温度。”
最后,蔡文璨主任进行教研总结。蔡主任先肯定本次教研活动的实效,再结合周爱华老师和许慧主任的观点,对韩宇尘老师提出进一步建议:“要把周老师强调的‘语境教学’和许主任提到的‘以生为本’融入后续备课,尤其在‘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上多打磨,比如学生讨论‘老麻雀的勇敢’时,可多追问‘从哪个词感受到的’,既呼应‘字词入人心’的要求,也能让课堂思维更深入。”

活动意义:以研促教,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聚焦《麻雀》教学的深度探索,更是语文学习共同体多方联动、赋能教师成长的生动实践。韩宇尘老师在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许主任的交流启发及蔡主任的总结指导中明晰教学方向,全体教师也深化了对“好语文课”的认知——既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也要仰望星空关注学生深度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
深耕课堂,共研教学本真。未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以学习共同体为纽带,通过“课例展示+有序研讨+实践反思”的模式,在研讨中共同成长。
撰稿:向楚楚 钱莹
摄影:丁瑞之
校对:蔡文璨
审核:程林 王宁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