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视导赋能促提升,笃行致远启新程
发布时间: 2025/10/15 17:05:19 54次浏览 作者: 郭永宁
视导赋能促提升,笃行致远启新程
——江宁实验小学迎接区教研室教学视导
为切实落地新课标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效,9月26日,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戴厚祥副主任率区内各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莅临江宁实验小学开展教学视导。教研员们以实地听课、教学常规检查、分组研讨、集中反馈等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展开全面、细致的诊断,提供专业的指导。
一、深探课堂:观课诊教见真章
课堂是素养落地的核心载体,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各年级课堂,覆盖全学科聆听常态课。各科教研员从教学目标的素养导向、教学内容的组织逻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与思维深度等多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立体化诊断与精准观察。听课过程中,不仅详细记录教学环节与师生互动细节,更重点关注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效果。








二、 分组研讨:精准指导助力教师成长
听课结束,各学科教研员与授课教师、学校各教研组教师展开面对面的分组研讨。研讨氛围热烈,既有对课堂亮点的充分肯定,也有对问题的深度剖析和如何改进的共商共研。
教研员们普遍认为,江宁实验小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高,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中拥有目标明确、过程扎实、注重实践、互动生成的良好态势。语文课堂“以读为主”特色鲜明,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当堂练习时间;数学课堂能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设计新颖,注重推理能力培养;英语课堂教师语言素养好,活动设计丰富;艺体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参与度高;德法、科学、信息、劳动等学科能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研员们特别赞扬了学校“活泼泼的课堂”研究取得的成效,以及青年教师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成长势头。














针对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各学科教研员也提出了中肯且具操作性的建议。教师进一步加强文本深度解读能力,实现从“深入”到“浅出”的教学转化,鼓励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本质内涵,在扎实基础上,更突出创意实践,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这些建议策略清晰,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指明具体路径。
翻阅教师备课教案,不仅流程完整,更有“带着思考的修改痕迹”:青年教师用不同颜色标注 “二次复备” 重点,结合学生学情调整教学难点;信息、音乐等学科教师在教案中融入技术工具、乐器使用的细节,体现“因生定教”的专业自觉。查看听课记录,多数教师已完成6节以上听课,红笔标注的不仅是课堂环节,更有自己的深度反思。学生作业批改更是亮点纷呈:有“黑笔做题、红笔批注、蓝笔订正”的三色模式,二次复批完整;有作业旁写下塞外鼓励性评语,让“评价育人”落到实处。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实小教师团队的责任担当。
三、 集中反馈:高位引领擘画发展蓝图
上午第四节课,视导反馈会在学校会议室举行。各学科教研员依次就听课、研讨及教学“五认真”检查情况进行集中反馈。


教研员们一致认为,江宁实验小学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校本教研扎实有效,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教学工作呈现出“理念新、课堂实、常规严、特色明”的突出特点。课堂教学回归本真,注重学生实践体验,教学常规管理细致,备课、作业批改、听课记录等环节认真规范。在“活泼泼的”课堂建构、社团建设、学科竞赛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同时,专家们也围绕“深化新课标理解与转化”、“加强青年教师系统培养”、“优化教学细节追求更高效益”、“强化各学科育人功能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戴厚祥副主任在总结中强调,江宁实小的教学工作“有温度、有深度、有特色”,尤其赞许“活泼泼的”课堂理念的落地成效,希望学校进一步提炼经验,形成可推广的“实小样本”。

我校党总支书记程林、校长王宁向戴厚祥副主任及各学科教研员表达由衷感谢。王宁校长认为,今日专家的指导更坚定了我校教育教学上对“情思共生”的追求,肯定了“知行合一”的实践方向。程林书记感谢各位专家给年轻老师们带来了专业指导,未来会结合“活泼泼的”课堂进行特色实践,助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成长,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活泼泼的”生命场。


此次视导,不仅是对江宁实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阅”,更是一次“专业赋能”。未来,江宁实验小学将持续深化新课标落地,加强青年教师梯队建设,让“活泼泼的”课堂保“温度”又增“深度”;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在育人路上蓄力扬帆,为江宁区基础教育高
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实小智慧”与“实小力量”!
撰稿:李晓萱
校对:郭永宁 蔡文璨 韩九洲
审核:程林 王宁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